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历史上的两双“名鞋”

(2010-09-19 08:17:00)
标签:

转载

http://s4/middle/5fd1bbe0n8d30e06f8d43&690

    在睢宁乃至中国的历史上,有两双鞋最为有名:一双是张良“圯桥进履”之履,另一双是王祥“履墓”之履。

    先说张良所进之履。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首,千古谋圣、第一帝师。他本是战国时代韩国大贵族后裔,他的祖父、父亲先后为韩国五个国王任相国。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重金聘请一个大力士,制造了120斤的大铁椎。公元前218年,张良与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河南原阳县)狙击秦始皇,但大力士的铁椎误中秦始皇的副车。秦始皇大怒,张良遭全国通缉,他隐姓埋名,潜匿下邳(今睢宁县古邳镇)。

    隐匿下邳期间,一天张良闲暇无事,从容漫步在下邳的圯桥上。有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鞋子弄到桥下后,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捡鞋子!”张良一愣,想打他,看他上了年纪,强忍着怒气,下桥拾起了鞋子。那老人又说:“给我把鞋子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帮他把鞋子拾上来了,索性跪下来帮他穿上。那老人伸脚让张良把鞋子套上,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讶,目光追随他离去。老人走了大约里把路,返回来,说:“你这小伙子还值得教导(成语“孺子可教”的出处),五天后天亮时,在这里同我相会。”张良不明就里便答应了。五天以后,天刚亮,张良来到桥上,老人已先到那里等候了。老人气愤地说:“与老人约会,迟到,这算什么?”说完就走,留下话说:“五天后早点来相会。”过了五天,鸡一叫张良就来到桥上,老人又先到桥上,愤怒地说:“又晚来,这是为什么?”说完就走,边走边说:“再过五天,早点来。”五天后,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上去等候。不一会儿,老人就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如此。”于是拿出一部书交给张良,并说:“熟读了它就可以当帝王的军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以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说完就走了,没说其他的话。从此张良再没见过他。天亮时,张良打开这部书看,竟是《太公兵法》。张良很惊异,潜心学习诵读这部书。后来张良遇到刘邦,全力辅佐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最终建立大汉王朝。

    再说王祥履墓之履。王祥,乃“二十四孝·卧冰求鲤”者,王祥对父母极孝,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在病床前。一次,继母想吃活鲤鱼,时值天寒地冻,王祥解开衣服卧在冰面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王祥持之而归,这就是妇孺皆知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王祥在睢陵(今睢宁县)做官时,他在县衙大堂上写的对联很特别,上联曰:“万物亲为本”;下联曰:“百行孝当先”,横批为“治县以孝”。他清正廉明,以孝治县,深得人心,政绩卓著。三年届满,王祥升迁,睢陵民众挽留不成,便杀猪宰羊,摆满香案,一直送到十里长亭。王祥虽在睢陵为官数年,却身无长物,只好脱下一双靴子交给乡亲父老以作纪念,然后赤脚登轿而去。
    王祥走后,百姓自动捐五百两银,在城南玉皇阁前动工兴建王公庙,以便四时享祭。王祥闻听,立即从京都派人捎信说:“睢陵履职,下官未解百姓于倒悬,非但无功,且有过焉。若再兴建庙宇,下官无地自容。若敢违我意者,下官将责令地方严办!”建庙乃止。公元269年,王祥病逝噩耗传到睢陵,全城民众痛哭,纷纷捐献钱粮,将王祥遗留的一双靴子,葬于城东南二里许(今县城东南徐沙河北余庄东),筑冢刻碑,墓前碑文曰:“王祥履墓”。

  今日睢宁在建下邳公园,有一条路纵贯其间,我建议化用历史典故,将此路命名为“双履”路,以纪念二位先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