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广东阳春范氏渊源考核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各地范氏族谱及源流 |
原文地址:关于广东阳春范氏渊源考核作者:ukgogo_fo81q
自古至今,寻求故之根源,难也。因年代已久,或迁异域,或遗失录,世间万物,前陈往事,能留今与后人耳者,有几何?若无文字记之。能知晓多少。若无阅古籍稽之,知之何人也?今吾等春邑族人,阅古今旧籍。惜前未能续其渊源,族人言及此,皆惋惜。九世叔祖丕韶、丕和等,广搜旧闻,其文存于家乖或族谱略有一二。今,吾集族之旧本,远交异邑宗亲,用时二载余,小有收获,但二者实录记之未合。强载唯恐于礼不端,于祖不敬。唯今记之,让吾众族人参阅。
据我《阳春庞洞光绪五年族谱》记,阳春范姓是宋朝著名宰相,提倡“先忧后乐”范仲淹的后裔。但念七公上接世代不明确,谱中只略记是仲淹公后人,和提及上世老祖迁福建汀杭一带,、又迁河源,再迁我阳春开基,始祖是他的几代裔孙不明?由于宋末明初乱世,迁移频繁,后详细记录我念七公祖辈范景献(念七公爷爷)和念七公兄弟的迁移情况。
摘《阳春庞洞光绪五年族谱》由闽入粤实录
上祖范景献讳丰,号满郎,世居福建上杭县溪南里六图(今福建龙岩市区)民籍因人稠地逼,慕粤宽腴,故明永乐初年(1403
族谱是正规严谨的,记录情况比较准确。
家乖又曰家谱俗称流水簿,是个人摘抄本支世系,在抄录过程中难免有错漏之处。可能会加入资料,或听闻。个别准确性不高,只能作参考。
摘《阳春庞洞家谱旧抄本》
九滋俊妣郑氏移居兴宁。
<一>、有房住在江腰白水麻双隔界,名锦夏,婆黄氏生有长子名 尚文 妻李氏生子名章贤 书名 通,三十六岁故。有男要丙卖与漳州人黄姓一男刘保、二男添吉。三男达妻未知姓,生男贵连、二亚、长三、亚六。
<二>、有房名锦龙,婆梁氏生男1庆贤生六子:亚丑、细子名四满、其伟。又男2庆祥生男:其兴、金福、其旺。又男3庆聪。4第四房名环子永宗邹氏派面来,5有房兆珍,妻伍氏在七甲千岁寨住系祖锦子孙。
<三>、有房名清山妻氏失录男恩养在高州电白北方住,弟叫做一维所(无)嗣,三弟一松,有其绪无。大明崇祯十四年辛已岁阳春县儒学训导名守伦川我 祖在本省潮州府大埔城西门内住,号敦五,敦五之父名纲号仰潮,祖廷干号少潮,曾祖讳乾一号石溪。守伦原系满房人也,二房守作与五父范纲与1五生有男 名 思号志普,系大埔人生员,2敦五生男 名 隽号志登生子应震。3三男名究号志霄妻叶氏、4金寓,5阳春县五男名乔,妻管氏住西字进贡,尚有长房未录。
联络外地宗亲与我阳春范氏有关的资料如下:
1梅县蕉坑迁三水范宝坚宗亲(大三郎后裔)提供:
2广东兴宁范钰强宗亲(滋俊后裔)提供:大埔清溪谱有记阳春的情况。实况不详。待查。
3广东梅州范济民宗亲提供大三郎资料。(大四郎后裔)
4范文雄宗亲提供:大三郎支以下世系图和旧抄本图片。(大四郎后裔)
其它宗亲支系情况如下:
1广东电白范姓,于明朝嘉靖五年(1527)从大埔清溪迁来电白。因明未战乱失前旧谱,只存来历单,其始祖范祯上几代不明,实为范仲淹后后裔。待查。
2广东罗定船步范姓。堂号为《敦睦堂》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其始祖范定海从何处迁来不明,其旧抄本记为从广东英德、郁南一带迁来,并记有是远岗大二郎后裔。98年修谱到各地查访未果。上祖待查。其中罗定始祖太苏氏和长子西庄、次子北稳在罗定住。定海和三子东溪、四子南朝回原籍(地址不明)至今未知敢于情况。旧闻:此支民国时来我阳春入族,因堂号相似,后因后族费用不合,未果。
3广东罗定太平镇有支范氏约两百人,实为阳春庞洞后裔,后有迁罗定贵子镇有两百人,共约四百人但我谱未有记录这支情况。
4广东阳春合水一带从郁南迁来约有七百多人。
5广东阳江有支两百人,实是庞洞后裔。但我谱未记录。有电白范姓迁来,有阳东一支迁来。
6广东阳东北惯范氏,明朝从韶关郁南迁来。
7广东罗定(云安)另支初从广东阳山迁来,后传数代至炳乾公妣张氏于清朝迁广西玉林沙田创业,其字辈为:達维聖正宗德永杨光奕世家基元哳嚳泼
8广东中山范氏(远岗后裔待闻)。
9广东三水范湖(来历和情况待闻),三水芦苞范氏(从梅县迁来,远岗大三郎后裔)。
10广东普宁范氏,于清朝从福建迁来,始祖高清公,后人有一千多。因文革族谱被废,世系待查。
11广东兴宁一支是远岗四子大四郎后裔,另一支滋俊公后裔,此二支世系分明。族谱完好。
12广东英德范氏,是大二郎后裔。有迁三水、东莞等地。
13广东大埔范氏,一支滋章后裔,一支远岗后裔。有详谱。
13广东连平范氏从福建迁来,
14广东河源东源市,是大四郎后裔。
按《梅县焦坑范氏族谱》记我念七公支系,“景献公”可能和远岗的孙“均美”是同一个人。
《梅县谱》记:《仲淹-纯佑-如节-范衍-范芊-滋文-远岗-大三郎-均美-文用-念七(阳春始祖)-友升》。
又据湛江范文雄宗亲手抄本记:均美妣谢氏,与我阳春谱(献公妣谢氏)合也。
又据广东五华范文宗亲手抄谱记:远岗于宋末从上杭南潮湖村迁潮州海阳。与我谱记之有相似之处,但年代有出入。
我阳春旧抄本记:范景献公生四子(长二三未查稽真,四子成公讳贵生,念七公之父。)(约生于1401—1465)在河源大洲都岗头径村(今河源市)告终初葬于此,后迁葬于长乐县清化都(今梅州五华县),妣谢太(约1446—1505)于清化都水寨 燕塘 告终(今梅州五华县)。葬于今五华县横陂寺前黄泥垌。本人推测:可能这一带有我景献公后人。
又据《阳春光绪五年族谱》记:成公讳贵,妣徐氏生七子:常、华、昌、环、珍、玹、璋。其长二三六房尚在河源县居住。我始祖 于嘉靖七年携男妇同四五房,住河源宗亲,至今未有联系。本人据谱推测;可能与我阳春四、五世或八、九世同辈时有联系,有可能我阳春的旧资料就是那个时期获得。今河源之宗亲何去何从,不详。而与我始祖同来者:四房环公之长子永宗一支住阳春太平都六甲保木杀(今阳春乔连一带,今也没见其后人)。五房珍公、住阳春庞洞下泷秧地冈。传三代无嗣。
《族谱》又记:与念七公同来阳春外房族侄永琳公妣卢氏无嗣(与二世友升公(永安)同辈,但亲疏已无从稽查。)
据此可知,和我始祖同来从河源来电白后迁阳春者有共有四支,而又据旧抄本记:有房名清山妻氏失录男恩养在高州电白北方住,弟一维无嗣、三弟一松,有其绪无嗣。
据此而知与范松春的电白始祖范祯亲书来历单中记录合也:(不数年大埔之堂兄弟朝选等,闻赵友归言,前后相继而来者五六人,始得彼此相依。)注:电白范祯嘉靖五年春到电白,阳春念七公等嘉靖七年到电白。
阳春旧抄本记有:1是滋章公之后裔。《梅县焦坑范氏族谱》应是滋文之后。而旧抄本错误之处很多,而我族谱中就没有记录是滋章后人,
阳春范氏与电话范氏之关系:阳春十一世裔孙昌(钅临)于清朝曾任电白县教谕(教书或相当于县教育局长职位),个别资料可能在这个时期所得。和电白支可能是同近房宗亲。
以上资料仅参考。不实之处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