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逻辑上讲世界上最好的盈利模式是高抛低吸,而非长期持股,这是确定的。但在现实投资中和历史实践上看,长期持有出现大赢家的数量远大于高抛低吸,在现实中能实现的盈利模式是长期持有,这是为什么?
原因可能是人在投资实践过程中,更容易起到毁灭价值毁灭利益的负面作用。人是一个一分为二的主体,他的内心包含着固有的非理性情绪,贪婪恐惧是任何人内心固有的负面情绪,成功的高抛低吸必须是以绝对能控制自身固有的非理性情绪,做到绝对的冷静和理性,频繁的高抛低吸需要投资人始终处于纯理性状态。
在市场波动过程中,做到纯理性比判断企业的价值是多少难一百倍,频繁的逆大众是七尺的栏杆,大部分人做不到,几年一次的做到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并不难,但是要想多次做到这一点,必然被市场吞没,市场先生绝非善者,大部分人将会败给他,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参与或者不频繁参与智斗市场先生的游戏。
投资需要寻找一尺栏杆,规避七尺栏杆。频繁多次的进行高抛低吸,要和自身内部非理性情绪做斗争。这个斗争是世界上最难的课题,也是最容易出错误的问题。
长期投资虽然对过程不进行管理,但也绝非很容易。首先选择十年后胜出的公司,需要有一双战略家的眼睛,思维深度和对被投资行业的理解度,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长期投资都非常集中,不集中就看不清公司的未来,越分散越没有办法把握多个企业的未来。长期投资必然专注和聚焦。长期投资是对一些随时间必然增值资产进行判断和把握,体现出一次决策长期受益,乃至终身受益的特点。这种模式是做极少的选择,从而降低了人为决策的风险,避免有情绪缺陷的投资人过度参与过程波动的风险,简化了决策难度。从课题的可把握性,可实现性和对能力的要求来讲,长期投资化繁为简,主要体现在选择决策命运。
长期投资决定于选择能力,而高抛低吸也决定于选择能力,还需要有把握时机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还有一些复杂的技术能力,很显然高抛低吸需要更高的能力。这些综合能力大部分人并不具有,实际上人也很难真正做到这么多能力集于一身。
从本质上讲长期投资是剔除了人的过度参与,从而有效地避免投资人固有缺陷所导致的在投资实践中毁灭价值、无事生非的风险。而高抛低吸必须长期和自身固有的情绪缺陷做斗争,一不留神情绪这个老虎就会冲出来伤人。
长期也罢高抛低吸也罢在选股基础上,终其还是控制内心深处固有的情绪,二者从终极本质上没有大的差别,差别只是高抛低吸要显示自己的能力,而长期投资是要控制不显示自己的能力。
仿佛人们觉得持股不动是很容易的,实际恰恰相反。在过程波动中不进行干涉,这个是最难的,人类固有的非理性情绪决定了人总想要动,总想要发挥聪明才智,总想要干涉,总想要凭自身的杰出判断扩大收益,控制投资人内心的这种自我表现欲是相当难的。能控制住心理的冲动和情绪是长期投资者真正的课题,不操作不等于什么也不干,他始终和自己的内心要干点什么的欲望在抗衡。长期投资不容易,需要克服内心的情绪,不让他表露,不让他展现。
在持股过程中不断将自己对企业行业理解深度扩张下去,能看清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百年之后的局面,能够形成最与众不同的且是正确的认识,这些都是很不容易很艰难的。
长期投资与高抛低吸的分歧背后,实质是对人在投资过程中到底能不能创造价值,人在投资过程中,是一个毁灭价值的角色,还是创造价值的角色?
来源:董保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