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2018-11-03 13:06:42)《采薇》《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中星小学 方雪静
【教学目标】
1、理解《采薇》《春夜喜雨》这两首诗的内容,能背诵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从“诗经”到“唐诗”的发展变化
3、通过拓展有关“雨”的古诗,让学生有诗歌类型的概念
4、感受我国灿烂的诗歌文化,喜欢诗歌
【教学过程】
一、
诗歌对接:不知细叶谁裁出,
师:这是我国描写一年四季的古诗,多美啊!同学们,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等许多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走近《诗经》
1、引入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你们对于《诗经》有了哪些了解?
2、师简介:《诗经》
3、学习《诗经•采薇》
师:那两千多年前的诗你们会读吗?
(1)出示古诗
师:拿到一首诗,我们要注意读出它的节奏来。
(2)生悟诗意
师:书声琅琅,真好听,能读懂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诗,有什么不懂的借助注释、请同学帮助。
生汇报,师相机介绍整首诗的意思(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远征战士离开边关,孤独地行走在回乡途中。道路崎岖,又饥又渴。此刻,他遥望家乡,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3)品悟意境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诵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依依”是什么意思呀?
2、真美!此时你最想做什么?
3、而这位士兵呢?——征战沙场!他愿意吗?(不愿意)
4、为什么?
·故园情难了!
·沙场血腥、残酷!
5、大丈夫仗剑远行志在四方,他真的不去征战沙场吗?
6、在“不得不去”面前,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士兵出征前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父母、兄弟、子女、妻子、亲朋好友、门前的那棵柳树……)
7、我想,此时此刻也就只有一词可以形容的心情了——“依依不舍”。
8、其实,自古就有“折柳相送”的说法,哪位同学能借用诗句来印证一下?
(课件出示)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就这样,这个士兵带着对家园的思念,带着对亲人的眷恋,踏上了漫漫征程。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三五年,亦或许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征夫回来了!(课件出示后句诗,齐读)
2、“雨雪霏霏”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同学们说一说。
师:要是我吃饱喝足了,穿着暖和的皮大衣,这就是一幅美丽的雪景图!
3、师:你知道吗?这位归来的征夫却——(课件出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生齐读: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4、你体会到了什么?(征夫冷,饿……)这分明就是雪上加霜!
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凄惨、悲凉……)
5、不应该呀!一位凯旋的战士回归故里怎能如此凄惨?如此悲凉?这样一位战士回乡,照理说应该有些什么?
6、可是掌声、鲜花、亲人的迎接……有吗?却只有——雨雪霏霏。(接读)(课件出示:昔日_____没了,只有——雨雪霏霏!)
7、师:凯旋的这位征夫呀,没有了丝毫的喜悦;侥幸活下来的征夫呀,没有了半点庆幸!为什么?征夫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抚今追昔,仰天长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为何雨雪霏霏?
8、就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样有谁知道他的哀愁呢?我想或许也只有这“雨雪霏霏”知道了!(课件出示:雨雪知我心,霏霏诉我哀!)
板书设计
诗经 采薇(节选)
昔 往 杨柳依依——不舍
战争之祸
今 来 雨雪霏霏——悲凉
三、走近“雨”
1、从《诗经》到唐诗
2、师介绍《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
课件出示:《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3、还记得我们刚刚学《采薇》的方法吗?先读读诗,再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最后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学习诗意,品悟意境)
4、师:从诗的哪些字里行间能体会到这是一场好雨、令人喜欢的雨?
5、师总结:相信通过对诗的意思和背景的了解,多读几遍古诗,你一定也能品出诗歌的味道来。
6、知识竞赛题
师:其实在我们的古诗的海洋中描写雨的诗有很多,相信你们课前也了解了不少,下面我们来一场“雨的古诗知多少”?看看哪个学习小组知道的最多。
课件依次出示:
第一关:请填出这是什么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第二关:填出诗空白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春夜喜雨
杜甫
知时节
喜 润万物
雨意浓
春色美
四、拓展延伸
师:其实,我们中国的古诗宝库中还有很多优秀的诗,课后,同学们可以确定一个主题搜集相关的古诗,找一首自己的最喜欢的学着课文,写一写诗意和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