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学科听课的思考

(2012-03-08 13:21:4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思考

 

跨学科听课的思考

听课和评课,是现行教师成长和提升自我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更好的学会听评课,我想是我们每一位专任教师能否迅速成长的关键。通过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会有第一时间的思索和考虑,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反思形式,而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徐仲书老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我认为是反思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我通常称之为“照镜子”。”我觉得比喻的非常形象。

“课堂教学直接表现出了实施者的认知,对照课堂反思自己,更能直观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点。”听同学科的教学当然是提升自我的很好渠道,可是这样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教学时间少,很多周围的东西早被同化。现在有很多学校某一学科教师很少,有的甚至只有一人,这就为教师的成长和交流带来很多困难。有时同学科教师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交流”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不能总是出去听课,参加教研活动毕竟时间有限。第二,我们学到的是更多的是自己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技能,有时这些技能被重复使用,很难满足与我们现代教学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提高,除了本学科课程我们应该听,同时我觉得可以听一听其他学科的教学,从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解决上面两点不足。

其实跨学科听课符合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重视本学科知识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跨学科听课是重温过去掌握或熟知的其它学科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我们在听课过程中,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方式,设想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和看法,形成多重身份的转变(学生、教师、旁观者、执教者)。通过这项活动为我们更好的开展教学提供保障。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打造实效课堂。就将近几年来自己的听评课体会总结一下:

听语文课:语文课注重课堂的结构性,强调课堂教学的规范,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将口语转化成文字的过程。语文老师的睿智和儒雅是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同时他们渊博的知识是作为教师的典范;语文课讲究的是合作学习,学习教师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语言;通过不同方式方法和角度的导入,形成:同一教材--不同途径--共同的指向,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听数学课:数学强调逻辑推理,循序渐进。数学课讲究的是探究性学习,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老师用严谨的思维,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的认知。我们应该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和在恰当的时机做恰到好处的指引。通过听课我们可以体会到:任何学科的教学,可以通过不拘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的最佳效果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物理、化学课:了解如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体现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合作完成试验操作。形成知识的从无到有的构建过程。这样的课堂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的参与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相信学生能做好的前提是我们为他们了什么。

听音乐课:学习教师声情并茂的组织教学方式,观察学生为什么对可如此投入。课堂中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去展示,通过声音去增强自信,通过集体去找到自我。告诉我们学生找到成功的途径是最主要的,不是乎成功的大小。

听政治、历史:看教师如何将社会适应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理解社会打课堂。通过事实去说服学生达到认知。课堂上的任何环节都可以以形成知识链接,孰轻孰重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置而定,不能舍本求末。

听英语课:看教师怎样调动学生,和学生互动,师生间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充分溶入课堂,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学科内容。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节教学中掌握新知。传统的教学在这个课堂应被抛弃,教学中的和谐平等的交流是学生融入课堂保障。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强调学科教学本位”的做法已不切实际,跨学科听课将更具生机与活力。我们教师不仅应“专而精”,而且还应做到“博而精”,能从跨学科听课中,吸取好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已所任教的学科,合理采用、融汇贯通;从而做到资源互补,教学互惠。

正是这些听课经历,触类旁通的领悟才提升我对相关问题深层次的认知。我想:有深度,才能让基础更加牢固;有宽度,才能造就更高的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