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一怪是甜沫,味道却不甜,拔草济南美食·甜沫

(2016-06-18 19:45:42)
标签:

杂谈

分类: 疯言疯语的人生

济南美食·甜沫

       甜沫有数百年的历史,济南有关志书记载,早在明朝时期,甜沫就已经出现。游玩济南,除了欣赏泉水甲天下的“奇”,莫忘品味济南特产的“怪”。在岁月传承的特产美食中,泉城流传着二怪:一怪是茶汤,叫茶不是茶。茶汤,以小米为主料炒制而成,因如冲茶一般,沸水一冲即熟,故名茶汤。一怪是甜沫,味道却不甜。甜沫,是一种咸粥,粥做好后主人会问“再添么儿”,指的是添加粉丝、蔬菜、豆腐丝之类的辅料,后来人们谐音成“甜沫”,因此甜沫口味是咸的,不是甜的。茶汤非茶,米香四溢更胜茶。甜沫不甜,阅尽五味方得甜。泉城二怪,是到济南必品尝的美食,下面先来看看甜沫的由来

http://ww2/large/6a8907d7jw1f4zm4l0dmmj20ag05mjs9.jpg


http://ww1/large/6a8907d7jw1f4zm1js0ddj2096096mxa.jpg


http://mmbiz.qpic.cn/mmbiz/Apibiaic7GBx2cHicoB7lUIWtywicHYP2la1k3WJv1NZkvFqOHVlLMsKciaqOUfKXicQzloN8sZQ5boeKafK8qRHR53q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1

       明初,(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设光禄寺为礼仪祭拜之地,为了祈福江山社稷,光禄寺研制了一个以稷(小米)为基底的粥,命名为茶汤。在祭祀拜天之时,赐文武百官各一碗,敬畏上天。

       1457年(明代天顺元年),德王是英宗次子,为关切次子,英宗命光禄寺将此膳食技艺传到济南德王府,德王府与秦府私交甚好,将茶汤技艺传至秦府,秦府将其改善为山东茶汤。并又在茶汤的基础上,运用府上的膳食文化,在小米面里加入姜与胡椒,演化出了香辣的小米粥,并称之为甜沫。周围邻居都听说秦府有两个很怪的食物,有个茶汤但不是茶,有个甜沫但不甜。于是,“泉城二怪”开始流传开来。

http://ww4/large/6a8907d7jw1f4zm05kjdhj21hz156wl8.jpg


2

      明末清初,战乱连年,大批难民纷纷拥入济南,有一家田姓小粥铺,经常舍粥赈济,灾民互相传告,来粥铺喝粥救命者增多。粥铺难满众求,便在粥内加入大量的菜叶并咸辣调料。灾民每当端碗盛粥前,见煮粥的大锅内泛着白沫,便亲切地称之为“田沫”,就是田老板赈舍的粥。时有一外地来济赶考的落难书生,也来此求得此粥,食之甜美无比,心想“甜沫”果不虚传。后来书生考取功名做了官后,又专程来济再喝甜沫时,已无昔日感觉,问其因,老板答称实是“田沫”,田姓之粥的意思。官员恍悟,当初只听音而未辨字迹之误所致,于是题写“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错把田沫作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从此这种带咸味的粥便叫“甜沫”了。

http://ww1/large/6a8907d7jw1f4zm0en3lvj20go0cg3yw.jpg


3

      “甜沫”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最能“自圆其说”:最早并不叫“甜沫”,而是叫“添末儿”——粥做好了,再添上点粉条、蔬菜、花生、调料之类的“末儿”,一尝,味道好极了!“添末儿”就传开了。后来人们才依其谐音雅化成了“甜沫”。            

http://mmbiz.qpic.cn/mmbiz/Apibiaic7GBx2cHicoB7lUIWtywicHYP2la1k9Y0C432891EialTZwZb3sdxknJicAF2VLkibbt9m1dWBF3Y2icdfPvy8ia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亲爱的吃货们

猪丫等你们很久了,感谢大家的关注

每周四会定期推送给大家实用的美食视频及自创私房美食

如果您觉得不错,可以推荐给身边的博友们哦

大家的支持是猪丫的动力

欢迎大家私信“DY”,进行订阅


http://ww3/large/6a8907d7jw1f4ykd1u1xcj20j60pkjxd.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