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到底能说明什么
(2012-01-14 14:56:26)
标签:
文化 |
15岁。面对世界的态度真诚得一塌糊涂。是个学社会学的好胚子: P
--------------
自从有了刷卡这一说后,公交们似乎开始有意培养我们从前门上车的习惯。尽管原来的大公共上,也贴着个“上”“下”的标志,但显然谁也没留意过没当回事儿过。我发现,每次司机总是先开前门,让所有大拨儿哄的想从后门上车的我们急不可耐的冲到前门去,再把后门打开,才让要下车的人下去。经过售票员声嘶力竭的吼到“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喂,那位同志!前门上车!”以及司机默默的良苦用心,渐渐的,我们似乎把这臭毛病改过来了,也似乎,公交车上的秩序比起原来真的井井有条许多了。
于是那少数还没来得及懂得规则的想从后门上车的就成了异端。
我们俨然以老前辈的姿态去鄙视人家,说人家没文化,没素质,而忘了我们也刚刚从野蛮人进化过来。所谓城市,比起乡村多的无非是这些条条框框,一种为了让拥挤人群在狭小空间能合理共享资源的调配方法。而这居然成了鄙视别人的理由,想起来也蛮不可思议的,更不可思议的是怎么又和文化,素质挂上了勾。
就像初到伦敦,柏林,纽约这样的大城市,看啊,他们的秩序多么井然,设施多么先进,他们的人多么的礼貌恭敬有素质。相比于自己这种在麦当劳吃完不端盘子的土人俗人,是多么自相惭愧。然而身在北京这个每三天建成一幢摩天大厦的混乱都市,处在北京现代化进程之中的我们,昨天学会排队买票,今天学会刷卡上车,明天学会善待公用厕所,后天再学会面无表情彬彬有礼的对待每个人。然后过起和纽约客,巴黎人,伦敦人很像的生活。而经历这一切的我们应当知道,所谓先进落后所谓有素质没素质是多大的蠢话。
有些事情,什么都说明不了。例如那个可怜兮兮想从后门上车的人,他便无权受到大家的鄙视。
前一篇:自动化不自动化,这是一个问题
后一篇: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