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温水 最解暑

(2014-07-14 13:10:36)
标签:

葛丹娣

 ●孵空调中暑,喝姜茶或藿香正气水

 

  ●晒或运动中暑,吃西瓜、十滴水、仁丹

 

  ●喝温水比喝冷饮更解渴解暑

 

  ●高温作业者,温茶中加点盐

 

  ●每次喝水不要超过300毫升

 

  ●少吃生冷瓜果

 

  ●少油腻,多蔬果

 

  ●中暑后,不宜马上进补

 

  国家级名中医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为你 说说大暑时节,我们的饮食起居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

 

 

下周,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二十四节气中“大暑”、“小暑”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气,大暑则表示炎热至极。

 

  陈意教授说:“大暑时节,气温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很容易中暑。防暑、消暑是这个节气中最重要的。”

 

  中暑分阴阳 不仅热会中暑,贪凉也会中暑

 

 

 

  中暑分阴阳,你可知?陈意教授说:“中医将中暑分为了‘阴暑’、‘阳暑’。阴暑是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风寒之邪乘虚侵袭患的病;阳暑是指夏季在烈日下工作或长途奔走,感受炎热暴晒而发病的伤暑症。简单说就是,静而得之为阴暑,动而得之为阳暑。”

 

  “五六年前,每年夏天门诊中中暑的患者以阳暑为主,大都是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的劳动者、运动的人,但这两年,阴暑的患者明显增多,男女老少都有,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天一热,就躲进空调房,能不出门,决不出门,还喜欢把空调温度打到很低,晚上睡觉都要裹棉被。”陈意教授说。

 

  前两天,他就碰到这么一个姑娘。

 

  她,二十出头,头痛、怕冷、恶心乏力、关节酸痛三四天,自我感觉应该是感冒了,就连吃了三天的感冒药,但一点效果都没有。到医院,陈意教授一看发现,她不是感冒,而是中暑了,典型的阴暑症状。得知自己中暑了,姑娘有点纳闷,她说,她是个很怕热的人,入夏以来,她基本天天都躲在空调房里,几乎没出过什么汗,怎么可能会中暑呢?

 

  陈意教授说,就是因为空调房里待太久了。夏季皮肤毛孔开张,适当出出汗反而能将体内滞留的暑热排出去,让身体感到更舒适;如果过度贪凉,毛孔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体内暑热排不出去,一旦外界的风、寒、湿邪侵袭,就会引发“阴暑”,尤其是从热环境突然进入到冷环境,打开的毛孔瞬间关闭,最容易“中招”了。

 

  陈意教授还说,过度贪凉是诱发阴暑的主要原因,贪凉又分两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又称“空调病”),或在户外乘凉至后半夜,感受寒邪;吃太多的冷食,如冰淇淋、冰镇饮料、冰冻瓜果等。

 

 

 

  孵空调中暑,喝姜茶、藿香正气水, 运动后中暑,吃西瓜、十滴水、仁丹

 

 

 

  “阳暑的主要症状有,头晕、眼花、呕吐、厌食、肢体困倦,严重的会出现昏晕,甚至休克死亡;阴暑者是夏暑之际感受寒湿所致,通常会出现乏力、关节酸痛、头重脚轻、大便稀溏,严重者会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陈意教授说。

 

  治疗方面,阴暑与阳暑也有所不同。

 

  陈意教授说,若是阳暑,轻者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并尽快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都能缓过来,也可适当用一些十滴水、仁丹、辟瘟丹,有清暑开窍的作用,重者则要及时上医院。

 

  若是阴暑,轻者可服用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水由藿香、白芷、紫苏、生姜等构成对阴暑是有效的。如果还伴有腹泻,可吃点克痢痧。

 

  此外,也可以通过食疗来解暑。

 

  “阳暑应以清暑化湿为主,西瓜有‘天然白虎汤’的美誉,所以,可以吃点西瓜。”陈意教授说,“阴暑是寒气外袭,导致毛孔封闭,阳气在体内郁结引起的,治疗应以辛热解表为主,此时,生姜红糖茶是个不错的选择,有助于发汗去寒。

 

  大暑时节要“四忌”

 

  中暑后除及时采取治疗外,陈意教授提醒,大暑时节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四忌四多”。

 

  第一忌:一次性饮水过多。

 

  中暑后确实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应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诱发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大量饮水还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正确的饮水方法是: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水,最好喝温水,更有助于解暑。

 

  第二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若吃大量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第三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吃大量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的疲惫感会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第四忌:不当进补。

  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但不能随便进补。进补过早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大暑时节宜“四多”

 

  第一多:多喝汤。

  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第二多:多饮茶。

  研究人员对炎热天喝温茶水和喝饮料的两组人员的测定表明,温茶能降低皮肤温度1 -2,冷饮只能使口腔周围变冷;喝茶者感觉清凉舒适,渴感全消,而喝冷饮者,渴感未消。高温作业者,如能在温茶中适当加点盐,以弥补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对预防中暑更有裨益。

 

  第三多:多喝粥。

  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喝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四多:多吃蔬菜瓜果。

  蔬菜既清淡,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适合夏季吃。瓜果汁多味甜,不仅生津止渴,也能清热解暑。西瓜味甜多汁性凉,是清暑解渴的瓜类之首。香瓜、黄瓜也有清热解暑的作用。

 

 陈意教授推荐的5款汤茶饮——

 

 

 1, 金银青蒿清暑饮

  原料:金银花6、青蒿6、甘草3、麦冬6

 

  做法:先将这些原料洗净,再放一起直接用开水冲泡。

 

  功效:清暑降火。

 

 

2, 西瓜雪梨饮

  原料:雪梨150、西瓜500、生荸荠100

 

  做法:将雪梨、荸荠分别洗净削皮,西瓜取瓤,再一起捣烂榨成汁。

 

  功效:甜而不腻,清热凉血、生津养胃。

 

   

3,苦瓜豆腐汤

   

  原料:苦瓜150、豆腐400,精制植物油、黄酒、酱油、麻油、盐、味精、湿淀粉各适量。

 

  做法:苦瓜去皮,刮开瓜瓤、籽,洗净、切片;豆腐切成块;倒油开火,等锅热后,将苦瓜放入翻炒;倒入开水,放入豆腐,用勺划开,加入适量的盐、黄酒、酱油调味并煮熟;再用湿淀粉勾芡,放入味精,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清热祛暑、养血滋肝。适用于暑热症、厌食症。

 

   

  4,灵芝薄荷饮

 

  原料:灵芝2克、薄荷5克、谷芽5克。

 

  做法:将灵芝切片,薄荷切段,谷芽炒香备用。再把灵芝、谷芽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成浓汁,最后放入薄荷。

 

  功效:健脾开胃、补脑益智,适用于夏季烦热、气虚烦劳、心烦不眠、心悸等人群,也可当做防暑健身茶常饮。

 

  5,藿香姜枣饮

 

  原料:姜片5克、红枣5颗、藿香嫩叶2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原料分别洗净;锅内放适量的水,放入姜片、红枣煮20分钟;再放入藿香叶,继续煮10分钟;最后放入适量白糖搅拌均匀即可出锅(糖尿病者不建议放糖)。

 

  功效: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寒、呕吐、食欲不振等人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