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米饭的美味做法

标签:
孙梦莹美食 |
准备材料:
材料:笋、新鲜蚕豆、大米、水
调料:油、盐、酱油、鸡精
工具:砖头、锅子、铲子、木柴、稻草、打火机、水桶
做法:
1.在户外用砖头搭好灶头,大小根据锅子来调节,高低适中;
2.笋和新鲜蚕豆去壳,并把笋切成块状或条状放置一边;
3.把大米淘洗干净,最好再浸上十分钟;
4.热锅入油,油温后下蚕豆和笋煸炒一会儿,放少许盐和鸡精炒匀;
5.把淘洗干净的大米放入锅中,并放入少许酱油拌匀;
6.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用大火将米饭烧熟即可。
小贴士:可以根据口味放入火腿、腌肉、鸡肉等,或者加些玉米粒能让饭更香,但需要注意调味,腌肉一般都较咸,如果放了腌肉就要注意得少放点盐。
做法二:五香野米饭
准备材料:
黑糯米、薏仁、猪绞肉、马铃薯丁、红萝卜丁、洋葱丁、蕃茄丁、高丽菜叶、五香粉、盐、棉白细糖适量、酱油、橄榄油少许、五香粉、酱油适量、油葱酥
做法:
1.黑糯米、薏仁分别蒸熟、拌匀;马铃薯丁和红萝卜丁汆烫至熟备用。
2.锅中热橄榄油,放入绞肉与洋葱碎、蕃茄丁、将马铃薯丁与红萝卜丁用大火炒香,加入调味料拌炒均匀备用。
3.取适当大小的保鲜膜摊平,铺上高丽菜叶作底,再铺上一层饭,以及一层炒好的材料,卷起固定后,放入锅中蒸约5分钟。
4.将酱料的棉白细糖、五香粉和酱油拌匀,以大火煮滚后转小火,勾薄芡,撒上油葱酥和橄榄油,即为五香酱汁,淋在野米饭上即可。
小时候,在立夏这天,嘉兴的风俗也有很多,烧野米饭就是最大的一件事。立夏烧野米饭的习俗渊源起于何时,已经无从查考。从老人的话语中,还能听到一些传说。传说在嘉兴、松江交界的枫泾乡下有一户人家,只有母子两人。母亲有病,儿子尚小。到了立夏那天,家中揭不开锅,只得去乞讨度日。儿子的小伙伴知道这件事以后,纷纷从自己家里“偷”了米,溜到田里,支起锅,又到田野里拔来野笋,再到自家田里,摘来新鲜蚕豆,烧了一锅饭,盛满一碗,让孩子赶紧送回家去给母亲吃。母亲看到香喷喷的米饭,质问这米饭从哪里来的?孩子不敢撒谎,随口说出这是“野米饭”,并把烧饭的来龙去脉说个一清二楚。此事一经传开以后,人人赞扬,都说孩子们有孝心,有友爱精神。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是现在枫泾的“野米泾”。后来,这儿一带的人都仿效起来,烧野米饭相沿成习。每年到了立夏,有小孩的人家,都要去烧野米饭,让孩子们当一回乞丐,到村坊、街上去化缘、乞讨,去讨米、盐、肉、蛋……到竹园去拔些春笋,到田野去摘取蚕豆。凡是立夏这一天,不论到谁家地里去摘取,都不能算“偷”。传说,孩子们化缘当了乞丐,可以避灾难;孩子们吃了讨来的“百家饭”,就不会疰夏。
野米饭是嘉兴方言中的叫法,其实它也常常被叫做立夏饭,更被叫做野炊。通常,要烧野米饭就必须骑车找一块乡下的空地,跟小伙伴们事先分好工,我带大米,你带青菜,这样的事可能小时候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感受会更深刻一些,讨米,偷蚕豆,踢笋……无论是哪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乐趣。
随着时光的推移,野米饭也成了不是非吃不可的,但是这一锅用时令鲜蔬煮出来的饭,用了糯米,拌了猪油,女生掌勺,男生添柴,在野外的空地上,在朋友们热闹的起哄中,却成了一种无可替代的仪式,庆祝这灿烂的晴天,以及夏日的到来。
野米饭的做法有好几种,通常是找到空地后搭灶头,捡几块砖头就能搭出一个简易灶头,用枯树叶把火点起,然后,把拼凑起来的食材丢进架在灶头上的铁锅里一锅煮,这时候就必须注意火候了,有时候一没煮好,糊锅了或者还是夹生的,定是要让下过厨的女生细细翻炒,时不时的加入切成丁的各类鲜蔬,笔者的习惯还有猪油一大勺。
现在单煮野米饭可不够,难得有空聚在一起的朋友们,总有方法带来些别的好吃的,比如在基地刚采摘的一筐新鲜草莓,洗净了就是绝佳的水果,比如把野米饭一起搬去秀洲区那些农庄里的烧烤园里烤,这边牛、羊、鸡、猪、鱼,正串着蔬菜放在炭火上一起烤,女生烧饭,男生烤串,刷刷油,撒上盐和孜然,重口的还会要求辣椒粉。要有条件,朋友手艺又不错的话,旁边还能搭个土灶炒两个简单的小菜。这不,主食之外的菜可都齐活了。待野米饭好了,肉差不多也熟了,呼朋唤友的开吃吧,津津有味的吃,热热闹闹的抢,这在记忆里无论如何都美味的野米饭,其实就是收获味道。
在秀洲区,能烧上野米饭的地方不少,当然最好的地方就是自家后院。但野味就得在野外吃才香,除了休闲农庄,在秀洲各个乡镇的田间地头,只要足够注意用火安全,且不会影响他人,都是不错的野米饭烹制地。
各地的立夏风俗
杭州:一碗乌米饭
按照杭州老底子的传统,立夏当天要吃乌米饭。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自家小孩在立夏吃了乌米饭,就不会被蚊子咬,也不容易中暑。乌米饭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先采一些新鲜的乌树叶子捣烂,在冷水中浸泡,再将洗净的糯米浸入乌树叶子汁内,把糯米浸透,让乌树叶的汁慢慢将糯米染成黑色,再放入铁锅里蒸熟,最后再撒上些白糖拌匀,在闷上一会儿。不消多时,一碗热腾腾的乌米饭就能出锅了。
南京:好吃不过豌豆糕
老南京立夏该吃什么?这里面必须有块“豌豆糕”, 将新鲜豌豆洗净去皮,磨成粉末后,在碗中倒入适量沸水,将豆粉熬成糊,其间加上少许白糖仔细拌匀。最后铺在瓷盆内等其自然冷却。在老南京的童年记忆中,一边在自家小院中玩耍,一边等待母亲从厨房里端出清爽绵甜的豌豆糕,在立夏的阳光下,这样的日子是如此甜蜜。
厦门:虾面煮起来
在闽南文化站,立夏有“补夏”和“消夏”的习俗。古时候,同安要用桃、梅、麦祭祀祖先,称“立夏见三鲜”,虾煮熟后变为吉祥的红色,以此表达对夏季健康不生病的美好祝愿。因此,煮一碗虾面成了厦门人立夏的小习俗。传统的虾面就是要用野生的海虾,用虾头虾壳熬汤,汤头就会很红,颜色很漂亮,而且味道更鲜甜。由于野生的海虾难寻,现在的虾面大多用虾仁煮面,当日也有新式改良的虾仁焗面,都饱含着厦门人期望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平安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