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一,洗完脸后用脂类护肤品。
冬季洗完脸一定要用护肤品,而且要用脂类的乳液。乳液分为水包油和油包水两种剂型,前者容易被吸收并且较为清爽,适合夏天使用;而油包水型则比较油腻,适合冬天干燥天气用。洗完脸马上涂上乳液,再用手轻轻按摩后拍打,促进血液循环和乳液吸收。
如果你平时没有化妆的习惯,建议不要每天用洗面奶,只需用温水洗脸就可以了。切忌用碱性很强的洁面产品,应以温和而偏微酸性的洁面乳为佳。
建议二,没有出汗不用天天洗澡。
冬天没有必要每天洗澡,尤其是老年人三五天洗一次即可。老年人的皮肤本身就处于功能减弱状态,汗液和油脂的分泌较青年人减少,如果洗澡过勤,皮肤就会更干燥,使皮内神经末梢容易受刺激而发痒。
年轻人如果不是每天锻炼出汗,也不需要天天洗澡。洗澡时水温控制在
40℃左右即可。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洗完澡后应及时涂抹身体乳液,特别是在皮脂分泌较少的地方,如手臂、腿部等。身体乳液必须在皮肤还潮湿时就涂,这样才能把水分留在皮肤上。
建议三,适当锻炼有利于皮肤血液循环。
很多人都不会把锻炼与皮肤病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关系密切。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大多皮肤光洁、红润、充满活力,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加快肌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液增加,就能让皮肤保持滋润光洁。
建议四,多吃些滋阴生津的食物。
中医讲究以内养外,美容原理跟中医学一样,先调理内在,才会形之于外。
冬季要多吃红枣、芝麻、蜂蜜、银耳、海参、蹄筋、莲子、牡蛎这些食物,这些食物有的有滋阴生津、润肺作用。肺主皮毛,肺好了,皮肤自然也好。
有些食物像牡蛎,锌含量很丰富,对皮肤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维生素的摄取,对于防治皮肤瘙痒很重要,特别是维生素A、B2、B6等。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有鳞屑出现,甚至使皮肤出现棘状丘疹,因而还要多吃些胡萝卜、油菜、芹菜、禽蛋、鱼肝油等。
与此同时,饮食保持适度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辛辣、油腻、咖啡、酒等。
建议五,生活习惯和心情也很重要。
内衣要穿着舒适,不要穿得太紧身。最好是纯棉或丝绸质地。对已经有皮肤病的人,最好就穿白色内衣,减少染料可能带来的皮肤伤害。
一般来说,空气湿度保持在50%以上对身体比较有利。干燥的空调房里需要放一个加湿器,或放一些绿色盆栽,提高室内湿度。
冬季一定要保暖,仅仅穿薄薄的打底袜对皮肤对身体都非常不好。
皮肤容易干燥的人出门最好戴个口罩,保护脸颊皮肤。
注意休息及适当的心理压力调节。心理因素也会影响人体对刺激的敏感度,使瘙痒感加剧。
建议六,自己别乱用药。
皮肤问题首先在于预防,预防不成等到出现情况就要趁早解决。
如果只是干燥和瘙痒,可以多用用滋润的护肤产品。
等到出现疼痛、红肿甚至溃烂了,应该赶紧就医。
一旦出现红肿化脓感染,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要先用西药紧急处理,消炎止痒,温和地抗过敏。再用一些丹桂、枸杞子、淮山药、红枣、熟地、胡麻等中药进行调理,治疗周期就比较长。
对付皮肤瘙痒,有四个误区
误区一,洗脸洗澡过度。
有人认为皮肤瘙痒是不洁所致,特别是看到身上有皮屑后,拼命地洗脸洗澡,想搓干净。有的还热衷热水洗烫,甚至经常洗桑拿。脸部和身体的皮肤是洗得很干净了,但同时把皮脂膜也都破坏了,皮肤降低保护功能,干燥瘙痒等皮肤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误区二,频繁去角质。
有的人每周要做1次以上去角质,或同时使用好几种去角质产品,这样会让皮肤角质层变得越来越薄,失去储水及抵抗外界环境伤害的能力。冬季即使是油性皮肤,两周去一次角质就可以了。皮肤本来就偏干的人,可将时间拉长到每月1次。
误区三,频繁用保湿喷雾。
很多人想利用喷雾来保湿,其实对于油性肌肤而言,使用保湿喷雾反而有害。油性皮肤新陈代谢快、油脂分泌旺盛,如果往脸上喷水的话,水和油不能相溶,不但不利于皮肤的吸收,还可能污染皮肤。
误区四,面膜贴得越久越好。
冬季可以使用面膜,但需要选择保湿成分的面膜。有人误认为敷面膜时间越长,肌肤才能吸收更多的精华和水分,甚至贴着面膜睡过夜。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敷面膜时间过长会让肌肤更干,因为没有及时洗去或揭去的面膜会倒吸肌肤中的水分。 敷面膜一般15分钟左右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