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宗杭州片儿川什么样?标准答案:雪菜笋片肉片和面条

(2012-05-10 16:40:17)
标签:

文/胡狸

美食

  上周某日,杭州黄龙饭店龙吟阁中餐厅。

 

  一群前来用餐的余杭客人吃着片儿川,怒了,叫服务员问话:“啥是片儿川?”

 

  服务员:“片儿川在杭州就是加了雪菜笋片肉片的面。”

 

  一客更怒:“你敢不敢立字为据——‘片儿川是面条’?若敢写,我就拿纸条去消协投诉!”

 

  与之同来的另一客劝架:“片儿川在我们余杭是面疙瘩,不是面条,你们五星级酒店知错要改,不要糊弄我们这些常来杭州的人……”

 

  同样在中餐厅用餐的网友“蝴蝶方芊芊”觉得很有趣,就写了一个微博:怒的人是真怒,委屈的服务员也是真委屈。结果,这条微博被“热烈地”转发,60多位网友还进行评论,后来,众多美食爱好者忍不住讨论起来:到底哪样是正宗的片儿川?

 

  杭州卷鸡里为啥没有鸡?

 

     西湖醋鱼难道不该是酸的?

 

     因地域差异而闹的美食笑话真不少

 

  难道与杭州近在咫尺的余杭,片儿川竟是以面疙瘩的面貌出现的?有网友将这条微博转发给余杭《城乡导报》的主编李国平。李主编回复说:“片儿川在余杭,那就是面条。面疙瘩在余杭还有个名字叫田鸡,是用调羹为工具做出来的。而用筷子为工具在汤里划出来的叫麦鳅。面疙瘩、麦鳅和面条是不一样的。”

 

  因地域差异而闹出的美食笑话还真不少。

 

  网友“小環環Ring_C”说,有一回,她在北京一家馆子点了份馄饨,结果上来的也是面疙瘩。

 

  更有网友曾遇见过,有外地到杭的客人因为“杭州卷鸡”里面居然没有鸡而跟餐厅拍桌子的。

 

  记者也曾在一家杭帮菜馆子用餐时,听到有客人指着菜单上写着的“雪媚娘”问服务员:这是什么娘?

 

  以做杭州本帮菜出名的杭州禾记三鲜汤的大师傅,也曾告诉过记者一个他学徒时的故事。那时候他师傅在杭州做西湖醋鱼很出名,很多外地客人到杭必来尝他的手艺,为保证菜肴口味,他从不让小徒弟上灶掌勺。有一回他病了,小徒弟才有机会战战兢兢地站在了师傅的灶头前。由于太过紧张,做西湖醋鱼的时候小徒弟忘记了放糖。端上桌后,竟也被那些外地的游客一扫而空,吃完还抹嘴道,挺好挺好。后来有实诚的服务员上前说明真相,那些游客则惊讶地瞪大了眼:不觉得酸呀。西湖醋鱼不就该是很酸的吗?

 

 

 

  正宗的片儿川是雪菜笋片肉片和面条

 

  真正的片儿川到底是怎样的?网友“popoqu 007说:片儿川是杭州的一种著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中式面点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大师王仁孝基本肯定了这位网友的说法,他说:片儿川确实是由面条、雪菜、笋片和肉片煮成的,注意,是肉片,而不是肉丝。笋是江南的特色,一年四季都不缺。春天有春笋,夏天有鞭笋,秋天可用上市较早的冬笋或临安一带的野笋,冬天则有冬笋。但时下有些店家为节约成本,往往用茭白来替代笋片。传统片儿川中所用的雪菜其实是雪里蕻,颜色泛绿色,这种只短短腌制三五天,烧在面条里特别鲜,并非我们常见的那种灰黑色。

 

  现在,传统的片儿川也在演变

 

  近年来,片儿川也在进行着演变。像人称“杭州第一片儿川”的菊英面馆、人气很旺的忠儿面馆和平乐面馆,都在运用生面下锅的方式烧面。这是一种改良的烧面方法,左手边一只锅子里煮着汤和浇头,右手边的另一只锅子里将生面飞快地汆一下,再转移去左边与汤、浇头汇合。这样煮出来的面,一口咬下去,会看到面中间有些泛白,咬起来很有嚼劲。待客人吃个三四分钟后,那面就彻底熟了,接下去就容易糊了。

 

  王仁孝大师傅说,在奎元馆、状元馆这样的百年老店,烧面的方式依然延续着传统做法。在一口大锅里烧开几十斤的水,接着将五六斤面放下去煮至7成熟即捞出,用一只小竹兜一撮一撮分开,每一撮即为一碗。老底子,一碗面要付2两半粮票,那一撮的大小必须要与2两半粮票恰好符合,少了,客人会翻脸,多了,单位要亏本。一撮撮分好的面,行话叫“面结”。面结要用自来水冲凉,再用竹匾上沥干水分。这些面结23个小时中要用掉。严格按照这种流程做出来的面,必定是好吃的。而如果一大早就做好一天要用的面结,那放了七八个小时的面结做出来的面,口感就差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