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学生赴国外读书的趋势日渐火热,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留学年轻化。以往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选择去国外读大学,而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也加入留学大军,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选择了美国。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报道,从2006年到2011年,就读美国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了100多倍。
理由
1,学生
对未来发展更好
经过13个小时的航程,16岁的赵伟博和爸爸赵军从中国飞到美国东海岸。他们此行不是去参观自由女神,也不是去看白宫和五角大楼以及华盛顿纪念碑,而是考察美国私立高中。赵伟博今年夏天就读初三了,他打算明年毕业后去美国读私立高中。经过考察,他决定申请伊利诺伊州的迪尔菲尔德高中。他说:“我了解了很多关于美国私立高中的教学情况,很喜欢这里的教学方式。这里的课程设置很灵活,更能发挥我的特长,我想这对我的未来发展更好。”
有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了和赵伟博一样的路——在美国接受高中教育。根据国土安全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2006学年在美国私立高中读书的中国学生只有65人,而在2010-2011学年,这一数字暴涨至6725人。
几年前,对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美国私立高中只是一个毫不相干且遥不可及的名词而已。中国学生高海伦于2005年到2007年在迪尔菲尔德高中就读。她说,由于当时很少有中国大陆的学生申请去美国读高中,她不得不去中国香港参加入学面试。高海伦说,当时有亲戚朋友知道她要去美国读高中,非常惊讶,劝她再考虑一下,他们觉得北京有很多好的高中,何必跑到千里之外的美国。
2, 家长
买房买车
不如投资教育
现在,这种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据《大西洋》月刊报道,如今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中国家庭更愿意把孩子送到美国读高中,并认为这是一种教育投资。
美国高中学制四年,四年的私立高中花费约20万美元。如此高昂的学费令很多美国家庭都望而却步,但许多中国的富裕家庭将之视为一个物超所值的投资机会。在他们看来,孩子去美国读高中,意味着有更大的几率进入美国名校,如“常春藤联盟”(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
赵伟博现就读于国内一所著名的中学,成绩优秀的他在国内也可以进入有名的学校接受高中教育,考上好的大学几率也很高。他说,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在外人看来觉得没必要,但他喜欢美国轻松、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赵伟博的父亲赵军是某教育杂志的主编,他承认,做出这个决定(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确实不容易,毕竟美国四年的高中学费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不过,赵军说:“如果他待在中国,我以后可能还要给他买房买车,认真考虑后,我觉得同样是花钱,还不如投资教育,让他获得一技之长,以确保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和赵军不同,张明芳在儿子刚出生时就打算将他送到美国读书。她说,儿子三岁读的是双语教学幼儿园,5岁时开始学习正式的英语课程,上初中后,每年夏天她都带儿子去美国旅游,以帮助他更早适应当地的文化风俗及环境,为以后赴美读书打基础。
如今张明芳的儿子年满16岁,今年夏天就要去美国读高中了。张明芳希望儿子以后可以移民美国,因为那里的生活方式更加放松及没有压力。她说,希望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儿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3,商机
美国学校争相赴华招生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申请赴美读书,迪尔菲尔德高中以及其他著名私立高中开始每年到中国大陆招生,并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追捧。美国寄宿中学协会(一个包含300多所美国中学的协会)还和北京、上海的一些中介机构合作,邀请学生及家长去美国学校参观。
据迪尔菲尔德高中招生主任金贝尔介绍说,2005-2006学年,迪尔菲尔德高中只收到20份来自中国学生的申请书,而2011-2012学年,他们收到了200多份。金贝尔说,如果这些申请都被接受,那迪尔菲尔德高中将会有1/3的中国学生。她说:“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爆炸性增长。”
4,留学中介提供一条龙服务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赴美读高中给不少留学中介机构带来商机。很多留学机构利用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提供写申请书、推荐信以及办签证等一条龙服务,从中收取高昂的中介费。据了解,每年3月,很多学生家长就会涌到留学中介机构,为孩子读高中向留学顾问咨询。申请阶段到签证成功的中介费用从人民币一万到几万元不等。
在留学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学生的申请过程确实方便很多,但也带来不少问题。
宾夕法尼亚州的怀俄明高中的招生主任大卫说,他知道大多数来自中国的申请书都是留学机构制作的,这使学校很难看清学生的能力。大卫说:“很多申请书写得很专业,你一看就知道不像非母语国家的学生写出来的,这让我们很难了解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迪尔菲尔德高中的金贝尔也遇到相似的问题,她说这其实是一种欺骗行为,但问题是学校无法十分准确地辨别哪些是留学机构制作,哪些是学生自己写的。金贝尔说:“很多留学顾问告诉家长,如果不找专业顾问来做申请,学生自己不可能会申请到好的学校,但这不是真的。”(本报综合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