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啥是我得癌症?--------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

(2011-07-25 16:50:39)
标签:

杂谈

   时隔一年,几经生死,我可以坐在桌边打字,我觉得是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客观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去分析总结一下,为啥是我得癌症。做这件事对我并无任何意义,但是对周围的人可能会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我在癌症里整整挣扎了一年,人间极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经摧残到无可摧残,我不想看到这件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但凡是人,我都要去帮他们去避免,哪怕是我最为憎恨讨厌的人。

  之所以去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尽量想写下来是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我都不应该是患上癌症的那个人。

  痛定思痛,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哪点做得不好,所以上天给我开个如此大的玩笑,设个如此严峻的考验。  

  一、饮食习惯

  瞎吃八吃。

  我是个从来不会在餐桌上拒绝尝鲜的人。基于很多客观原因,比方老爹是厨子之类的优越条件,我吃过很多不该吃的东西,不完全统计,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驯鹿、麂子、锦雉、野猪、五步蛇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除了鲸鱼是在日本的时候超市自己买的,其他都是顺水推舟式的被请客。然而,我必须深刻反省,这些东西都不该吃。

  破坏世间的和谐、暴虐地去吃生灵、伤害自然、毁灭生命这类的话就不说了,最最主要的是,说实话,这些所谓天物珍馐,味道确实非常一般。

  我们要相信我们聪明的祖先,几千年的智慧沉淀,他们筛选了那么长那么长的时间,远远长过我们寿命时间的无数倍,才最终锁定了我们现在的食材,并在远古对它们进行豢养。如果孔雀比鸡好吃,那么现在鸡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鸡。

  暴饮暴食。

  我的食量闻名中外,在欧洲的时候导师动不动就请我去吃饭,原因是老太太没有胃口,看我吃饭吃得风卷残云很是过瘾,有我陪餐讲笑话她就有食欲。在复旦读书时,导师有六个一起做课题的研究生,我是唯一的女生。但是聚餐的时候,五个男生没有比我吃得多的。

  我最喜欢玩的手机游戏是贪吃蛇,虽然功夫很差。反思想想,不管你再怎么灵巧机敏,贪吃的后果总是自食其果。玩来玩去,我竟然是那条吃到自己的贪食蛇。

  嗜荤如命。

  得病之前,每逢吃饭若是桌上无荤,我会兴趣索然,那顿饭即便吃了很多也感觉没吃饭一样。

  在我得了病之后,光头一个星期不到,考研突击一样看完了很多不知道哪里搞来的健康食疗书,比方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治愈癌症救命疗法》等等,引经据典,开始相信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极强的促癌效果,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即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

  二、睡眠习惯

  现在这个社会上,太多年轻人莫名其妙得了癌症,或者莫名其妙过劳死,而原因往往是所谓的专家或者周围人分析总结出来的。当事人得了这种病,苟活世间的时间很短,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行长文告诫世间男女,过劳死的更不可能跳起来说明原因再躺回棺材去。我作为一个复旦的青年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做我能做的事,让周围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下去,否则,刚读了个博士学位就有癌症晚期,翘了还不是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这样无异于鸿毛。

  我平时的习惯是晚睡。其实晚睡在我这个年纪不算什么大事,也不会晚睡晚出癌症。我认识的所有人都晚睡,身体都不错,但晚睡的确非常不好。回想十年来,自从没有了本科宿舍的熄灯管束(其实那个时候我也经常晚睡),我基本上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号称思考)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平时的早睡也基本上在夜里1点前。后来我生了癌症,开始自学中医,看《黄帝内经》之类。就此引用一段话:

  下午57点酉时 肾经当令

  晚上79点戌时 心包经当令

  911点亥时 三焦经当令

  111点子时 胆经当令

  凌晨13点丑时 肝经当令

  35点寅时 肺经当令

  57点卯时 大肠经当令

  当令是当值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些个时间,是这些器官起了主要的作用。从养生的观点出发,人体不能在这些时候干扰这些器官工作。休息,可以防止身体分配人体的气血给无用的劳动,那么所有的气血就可以集中精力帮助当令器官工作了。  

  三、突击作业

  我是自控力不强的人,是争强好胜自控力不强的人。即便在开学伊始,我就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好好读书,否则可能哪门哪门考试就挂了,但我仍然不能把自己钉死在书桌前。每当我想起来好好学习的时候,差不多离考试也就两个星期了。

  然后我开始突击作业,为的是求一个连聪明人都要日日努力,才能期盼到的好结果好成绩。所以每当我埋头苦学的时候,我会下死手地折腾自己,从来不去考虑身体、健康之类的词,我只是把自己当牲口一样,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苦不堪言……最高纪录一天看二十一个小时的书,看了两天半去考试。

  这还不算,我会时不时找点事给自己,人家考个期货资格,我想考,人家考个CFA,我想考,人家考个律考,我想考……

  得病后,光头和我反思之前的种种错误,认为我从来做事不细水长流,而惯常得如男人一样大力抡大斧地高强度突击作业,这是伤害我身体免疫机能的首犯。他的比喻是:一辆平时就跌跌撞撞一直不保修的破车,一踩油门就彻天彻夜地疯跑疯开半个月。一年搞个四五次,就是钢筋铁打的汽车,开个二十几年也报废了。  

  四、环境问题

  打下这几个字,犹如土豆背过的那句诗: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真正体会到空气污染是2007年从挪威回国,在北京下飞机的那一瞬间,突然感觉眼睛很酸,喉咙发堵。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当然不敏感,但若是跑去一个环境清新的地方住上若干年,便深有体会。同期回国的有若干好友,我们在电话里七嘴八舌交流我们似乎真的不适应中国国情了:喉咙干、空气呛、超市吵、街上横冲直撞到处是车。这不是矫情,这是事实。这也不是牢骚,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回国半年,我和芳芳阿蒙等无一例外地病倒,光头嘲笑我们,是挪威那个地儿太干净了,像无菌实验室,一帮中国小耗子关到里面几年再放回原有环境,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和抗体都不能抵御实验室以外的病菌侵入。是,我不多的回国朋友里面,我、梅森得了胸腺癌,甘霖得了血液方面的病。

  也许,这只是牢骚。除非国民觉醒,否则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这个环境、这个国情。

  网络上查一下,就会有触目惊心的数据:现在公布的数据说癌症总的发病率在180/100000左右,也就是每10万人中有180个癌症病人。其中,上海癌症发病率1980年比1963年增加了一倍,超过北京、天津的25%,为全国城市第一位。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癌症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区女性的癌症发病率比20年前上升了近一倍,每100名上海女性中就有一人是癌症患者,也远高于我国其他城市。

  也许我看这段文字和大家不同,因为我更加知道每个代表病人的数据背后,都是一个个即将离开人世的生命和撕心裂肺不再完整的家。

  我并不是说,大上海的污染让我得了癌症,而是自我感觉,这可能是我诸多癌症成因的一个因素:我不该毫无过渡时间地从一个无菌实验室出来,就玩命地赶论文,在一个周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的大环境里……

  (有删节)   小联接

 

 

她的坚强和柔软

 

 

 

        这是一本用魂魄书写的孤本。 

  一个32岁的女子,海归,博士,一个有着美好前程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在与晚期癌症抗争一年四个月之后,撒手人寰。

  一年的生死折磨,她写下这些:她的病,她的一生,她的坚强和柔软,以及病中的众生相。

  200910月,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晚上课程结束,去超市买东西,车行一半,小巷子蹿出个人,为躲避人她车把一闪,那一瞬间她感受了挫骨伤筋的疼痛。

  此后是一路跌入地狱。

  2009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并且是晚期中的晚期。

  化疗十四次,一日几十次呕吐,痛得昏死过去。这是此后的真实状态。走投无路。等着病痛蚕食肉体和意志。

  为了活下来,乳房、卵巢,没有一样她不能放弃。她为此时不时调侃自己和自己的丈夫,她口中的光头。

  你能想象么,化疗的常规反应,可以使放疗过的身体部位像一只放入烤箱的烤鸭,因为皮肤缺乏必要的水分而龟裂。

  癌症病人,是在暗夜里走钢丝的人,是在渡一条刺骨湍急的河流。这条险路上,居然还要遭遇一帮专骗癌症病人钱财的骗子。

  他们在几近没顶的河里,总以为别人或许给他们指了一条明道。

  于娟说,人但凡有欲望,就容易辨不清真相,就有误判,就会上当。他们受骗,因为她的亲人和她玩命拼命想活下来。而她希望大家围观她的愚昧,切切希望别人不要走她走过的路。

  她能正视死亡,却也最惧怕死亡,身后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与等待她侍养的双亲。

  生病前,她和光头是中国很多城市的一对普通的夫妻,只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现实对这对小夫妻不断施加压力。生病前的于娟在高校里面临体制内的职称升迁和现实生活中的买房买车双重压力,并且似乎不得不为此奋斗。

  她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她非常茫然。

  她生病之前,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性格不好,病后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太过争强好胜、太过喜欢凡事做到最好、太过喜欢操心、太过不甘心碌碌无为。这些都源于,之前看不穿。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只是用自己肉躯的痛苦去换得人生的参悟,代价实在太大了。

  于娟说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失恋也好,事业失败也好,婚姻破裂也好,哪怕得绝症,神马都是浮云。正如尼采所说: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但死亡最后还是带走了她。

  想起她的孩子,刚十九个月的儿子土豆趴在她的膝盖上,奶声奶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她流着泪,不想让她的孩子变成了草。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眼泪终于还是摒不牢。

  这本书是母亲留给孩子的最后礼物。记录黑暗是残酷的,但有意义。

  在这本书里,她还反思为啥是她得癌症,我不想看到这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

  本期热读,我们选登书中这个篇章: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祭奠这位往生的女子,也告诉我们自己:莫要透支生命,好好活着,好好爱护自己和身边每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