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是个国际性的话题,对于欧美等国来讲,几世同堂的概念更淡,绝大多数年轻人到了18岁成年后,就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我们所谓的空巢老人的比例也比中国更高,国外老人退休后在干些什么?
日本老年人
讲述人:鸟井俊佑
家庭情况:日本人,浙江树人大学教师,父母在日本
情况介绍:日本人的退休年龄通常是60岁,可是到65岁才有退休金,中间这五年还是要找点事情来做的。很多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还有一些老年人到学校接受再教育,不是中国这种老年大学,而是和年轻人一起上学,有的读本科,有的读研究生,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讲述人:吕姝,现在日本工作
情况介绍:在日本,常可以见到“老爷爷”公交车司机,“老爷爷”出租车司机,“老奶奶”食堂人员,“老奶奶”清洁员等。我在食堂打工时,认识一位老奶奶,60岁左右,负责在食堂做乌东面。每天下午4点上班,晚上10点回家,一星期五天,日日如此。甚至过年时,因为食堂放假不上班,还去做别的零工。
我问她,过年怎么也不和家里人在一起?老奶奶说,就算大家都回来,也不用一整天都呆在家里,还是趁这几天多赚点钱。
在日本,存在着不小的贫富差距。从大企业退休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条件一般的,就要为生计而奔波了。
不管有钱没钱,日本老人都有共同之处,就是子女在老年人生活中的存在感很小。日本年轻人很少麻烦老辈带孩子。我认识的北口太太最常挂念的亲人是她的外孙们。一说到外孙,她就滔滔不绝,但虽然住得很近,开车只要5分钟,平时都不往来。北口太太说,“在我和老头子两个人的家里,一下子涌进来女儿一家四口,真是很恐怖!”
法国老人
讲述人:江津,在法国学旅游管理
情况介绍:在法国,年轻人高中毕业就搬出去单独住了,很少回家。老人生了病,子女也不会像中国小孩那样在父母身边照顾老人。我婶婶是法国人,她爸爸得了癌症,婶婶也是一个月去看一次。法国老人都很好强,在公交车上,你给老人让座,老人不会领你的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法国的老年人,晚年生活一大消遣是旅游,全世界到处跑。法国有旅行社专门针对老年人推旅行线路,像中国10日游的均价是1500欧元。
澳洲老人
讲述人:赵镜,杭州人,现住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情况介绍:在澳洲,超过65岁以上的人,才叫老年人。我刚来澳洲的时候,有一点印象很深刻,各行各业都看到头发花白的人仍在工作。比如很多公交车司机都是老年人,他们虽然年纪很大,可是身子骨依旧活络,思维仍然敏捷。给我们家修电器的维修工,叫保罗,70岁了,可是爬到二楼修空调,非常利索。
如果不工作,他们喜欢自己开车去旅游。在旅游景点,经常可以看到成双成对的老头老太。
年纪很大的老人,也有消遣的办法,大多会有宠物,我有一个邻居,年纪很大了,有3只猫,2只狗。有些老奶奶也会在家门口或者院子里种花,以前我上学时,天天路过一片美丽的小花园,有时会看见老奶奶在那里打理,施肥。有一次清晨出门,太阳刚刚升起,天气还冷,却看见一对老夫妇穿着浴袍,在院子里喝茶。我心里感叹,他们是多么会生活啊!
德国老人
讲述人:stephan
家庭情况:德国人,目前在浙江树人大学教书,父母在德国
情况介绍:在德国,我们有非常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他们退休了,可以领到可观的退休金。退休之后,很多老人选择住在养老院,不会和子女们住在一起。老人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比如我的母亲热爱艺术,喜欢拍照、画画,而我的父亲则喜欢高尔夫球和航海,总之,老人们不会专门去照顾自己的孙子孙女,他们都在忙自己的兴趣爱好。
韩国老年人
讲述人:朴素维女
家庭情况:韩国人,浙江树人大学教师,父母在韩国
情况介绍:在中国,我常常看到爷爷奶奶买菜、带孙子。在韩国,老人们的观念早就转变了,他们大多不愿意帮子女带孩子,而是到老年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在那里还有很多老朋友和老伙伴可以交流。现在韩国的子女们很多都不和父母住,到节假日才回去。
英国老人
讲述人:朱文婧,目前在英国工作
情况介绍:英国一些城市会低价出租给市民郊区的土地,英国许多老人就会租这些地,然后去种花种草种果树种蔬菜。
做慈善事业也是英国老人退休后的选择,常有这样的活动,退休老人们组织在一起,去小山上捡垃圾等,既锻炼身体,也保护了环境。英国还有非政府组织,关心老人们的生活,他们把状态好的老人组织起来,去拜访另外一些老人,了解老人们的需求,有问题尽快去帮助解决。这些老人还有个最大功能,陪老人们聊天。
另外,英国老人退休了做得比较多的事情是自己动手装修自己的房子。英国人的人工成本很高,我们公司里有位兼职的英国老人,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花在装修自己的房子上,一间间装修,整套房子装修好,有时要好几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