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保目录别再折腾,应尽快与基药接轨

(2015-02-13 08:39:42)

医保目录别再折腾,应尽快与基药接轨

——接受《医药观察家报》邝海燕“医保入围战”专题采访

文  徐毓才

按照惯例,医保目录约四年调整一次,而我国2009版医保目录至今已经实行了五年的时间,新一轮医保目录遴选也屡被提起。相对于基药目录,直接决定药品的临床使用大局的医保目录的调整,或许更能牵动医药行业的神经。那么,对企业而言,医保目录药品遴选的关键点在哪里,非医保品种如何才能进入医保目录?对政府而言,如何才能让更多好药进入医保,医保谈判机制是否为可行之道?

为此,本报精心推出“医保入围战”专题,诚挚邀请行业内高知名度、权威的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采访。

1、随着医保改革的不断推进,4年一调整的医保目录调整也将拉开序幕。那么,新一轮的医保调整将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您对医保目录修订有何期待?

答:新医改实施五年来,围绕“药品”折腾得够欢的,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事堪称一部大戏,其情节可以用“紧(加强管制)——乱——放”三个字概括。目前,药品价格已经放开,药品采购是否继续实行“集中招标”存在不同意见,但对于基层医疗机构非基本药物已经放开了,可以部分使用了,曾经被严格禁止的“二次议价”也已经悄悄作废了。而这些政策变化也是“血”的教训换来的。在这种形势下,对医保目录进行调整,确实备受关注。从我国目前“药品目录”看,确实不少,有《基本药物目录》,有《医保药品目录》、《工伤保险目录》,不管是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监管,还是患者,都存在不方便,也不利于医疗保险的全国联网报销。而且这些目录都还有国家目录,省增补目录,其中是否存在权与利就不得而知。从目前情况看,笔者认为,医保目录调整总体上应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扩容”,增加品种、规格,二是“整合”,与《基药目录》衔接。这也是笔者的期待。

 

2、目前,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的医保目录调整,都受到了游戏规则模糊的指责。对此,您有何看法?从当前的政策风向来看,在新一轮的医保目录调整中,哪类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答: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也在网上搜了“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遴选办法”,没有发现很明确的顶层安排。只是在一个《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词条里,可以看到,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是经劳动保障部、国家计委等7个部门确定的专家小组对药品进行分类并拟定备选目录,由全国1000多名专家投票遴选等严格程序产生的。”从目前政策风向看,哪类企业会收益,还很难说。如果主管部门思路放得开,按照市场决定论主导,价格就不是问题,原研专利药品就有机会,如果按照三明“医保基准价”政策,这些药品就是死路一条。

 

3、此前有机构梳理出了部分企业有望进入新目录的独家品种,包括贵州百灵的可速停糖浆、天士力的注射用益气复脉、恒瑞的头孢噻利等。对于此份预测表,您如何看待?总体来看,预测趋好的中药数量远超化药,这是否也是新一轮医保目录的趋势指向?

     答:用李宁产品一句广告词,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不过从目前基层用药存在问题看,中药注射剂滥用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其中是否有“不当得利”,相信总有一些人很清楚。仅从临床使用情况看,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使用者是否有资格使用,二是是否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原则”都值得商榷。因此,如果没有“循证医学依据”去确定大量中药进入医保,是福是祸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4、从医保目录新药遴选机制来看,我国现行的医保目录制定和药品遴选的评审程序是怎样的,存在怎样的优势和劣势?实行这样的评审程序和方法的背景是什么?

    答:说不清。

 

5、有声音指出,在当前的评审程序下,非医保药品要想进入医保目录,主要会受到专家资源、是否进入地方医保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外部因素是药企不容忽视的?

    答:不清楚。

 

6、从产品自身因素出发,政府部门在进行医保目录新药遴选时,又主要会关注哪几个方面呢?

    答:一是药品质量,不能有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别是不能有媒体关注的热点事件,如原料、工艺作假,涉嫌药品回扣等;二是药品价格,价格越高,进入医保目录的可能性越小;三是临床疗效,尽可能临床疗效可靠。

 

7、相较之下,欧美等国的药物遴选会很大程度地参考基于成本-效果分析的研究证据。对于我国来说,要想实行这样的机制,存在哪些障碍?

    答: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但是我国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证据,即循证医学资料。要实行这样一种机制,还要有科学的权威的评价体系,我们也很欠缺。

 

8、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渺茫的情况下,不少药企将希望寄托在了省级医保目录上。那么,省级医保目录与国家医保目录在新药遴选上有怎样的差异?药企省级医保战况如何,企业要突围又该怎么做?

    答:不清楚。

 

9、各界一直在呼吁让更多新特药进入医保,而新特药谈判进医保在这两年也算渐入正轨。从目前试点来看,您认为医保谈判机制是否起到了预想中的效果?

    答:不清楚。

 

10、事实上,对于引入医保谈判机制,业界一直褒贬不一。那么,您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对于医保谈判机制的建设,哪些地方是关键着力点?

     答:不清楚。

 

11、总体而言,在新一轮的医保目录调整即将拉开序幕的背景下,对于如何建立一个公平的遴选机制,您有着怎样的建议?

     答:按照目前这种态势,笔者认为,实行医保目录调整意义不大。正如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很多事情一样,只顾不惜体力挖空心思去干,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这么干,也就是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简称《医保目录》缘起WHO1979年WHO提出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的是保障人们的基本健康权,主要针对的是发展中国家。WHO制定了一个指导目录,各个国家可在此基础上做出调整,据此,80年代,国出台了“公费劳保用药目录”,1999年《城镇职工医保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出台,2000年就有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由此可见,我们就明白了,我国现行的医保目录是怎么来的。如今,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已经有了两版,是否可以不再需要“医保目录”了?

    而为什么难以舍弃?一方面也许这里面饱含着多少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我们现行很多政策还把“医保目录”掺杂其中,如基本医保实行“三大目录”(疾病目录、诊疗目录、用药目录)管理,没有用药目录了,怎么办?人们会“无所适从”。

    舍弃医保目录,怎么办?笔者建议,不再遴选制定什么《医保目录》《工伤目录》,将“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所有药品全部纳入合规费用按比例报销,非基本药物的报销,只要是“合理用药”的,自付一定比例后,全部纳入合规费用按比例报销。执行这一政策后,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某些特殊药品限定特殊病种使用;二是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超过一定比例直接进入大病保险报销,不得剔除任何项目费用;三是废除药品集中采购,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使用什么药品,以什么样的价格购进药品;四是加大次均费用控制力度,对于费用控制不力的医疗机构按照“协议”严格处罚;五是依法惩处商业贿赂;六是积极探索“医保支付价”改革,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调动医疗机构控费的积极性主动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