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卫生规划的四大纠结
(2014-07-26 09:52:13)“十三五”卫生规划的四大纠结
导语:我们从来不缺规划,也不缺制定规划的智慧和执行规划的能力,但似乎所有的规划都只是“有”,而作用和效果有限。就如同新医改一样,5年前,我们有了方案,但忙乎了5年,我们依然在迷茫之中,在奔波中……
作者:徐毓才
据媒体报道,7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会上,李斌主任指出,要认真把握好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仅要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要着眼于长期性、深层次、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一提编制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就让人不由得不想起十二五规划,真让人纠结!
纠结之一:规划,是谁给谁做的?
明年,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到期了,但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规划,实在没有调查,说不太清楚。但肯定知之者不多,不信,媒体可以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做一个调查试试。因此,看起来,问“规划,是谁给谁做的?”这样的问题看上去很傻,实际上并不一定傻,很多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都不一定知道。由此可见,规划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纠结之二:原则,到底是坚持政府主导还是政府引导?
在这次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议上,李斌主任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确保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和群众的基本服务需求。大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而反观去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40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规划和政策制定及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纠结之三:指标,到底怎么确定?
会上,李斌主任指出,要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科学设定规划的目标指标,并确保主要指标能够落地。她同时强调,编制“十三五”规划,要强化改革创新的意识,注重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实际上从十二五规划的指标设计看,就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指标标准过低,提前两年就远远超标或接近完成了。比如,规划中卫生资源指标是,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88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07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4张,而据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3年卫生统计年报显示,2013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0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05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2年4.24张增加到2013年4.55张。另一方面,某些指标又确定得过高,显然不可能完成。如非公立医疗机构医院床位数,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左右。而实际上到了2013年,非公立医疗机构总床位数只占15.58%,诊疗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6%,入院人数占医院总数的12.1%,恐难以完成。
纠结之四:措施,必须实实在在
规划,本来就是确立共同愿景,凝聚全行业共识,大家齐心协力去向着目标奋进。然而,我们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似乎并没有这一功能。行业内部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起作用呢?更重要的是,规划严重缺乏约束力。
在十二五规划中,对于遏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本已有明确的限制措施,提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目的是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足发展空间,而实际上如何呢?
据了解,2012年卫生统计年报显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1年3.84张增加到2012年4.24张。而这里面民营医院的贡献率到底有多大呢?也是这一年卫生统计公报显示,民营医院床位数由上一年末的461270张增加到582177张,增长了26.2%,尽管增长比例高于公立医院,但由于基数小,在当年医院床位增加的456314张里,民营医院只占120905张,占21.73%。由此可见,十二五规划并未遏制住公立医院的大规模扩张。而且前不久,国家又再发文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可见,规划的约束力到底有多大?
再次,规划中还提到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人员)依法开办私人诊所。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具体的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这些似乎也只是一个口号,微博名人于莺申办私人诊所流产就可见一斑。
当然,规划中的纠结事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我们从来不缺规划,也不缺制定规划的智慧和执行规划的能力,但似乎所有的规划都只是“有”,而作用和效果有限。就如同新医改一样,5年前,我们有了方案,但忙乎了5年,我们依然在迷茫之中,在奔波中,我们往往容易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要到哪里去。一些专家拿我们的与美国的对比,之后发言说,我们的方案太粗,通过容易做起来难,而美国的方案通过起来难做起来容易。事实上,干扰我们迷失方向,影响我们前进动力的,也许只是“执行力”。因此,在做新一个卫生事业发展五年规划时,我们要做的应该比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