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得医院的境遇告诉我们:民营医院仍然不是亲生的!

(2013-09-21 09:38:47)

读过《健康报》近日报道浙江首家外资控股医院从建设到运营10年的艰难历程,无不强烈刺激着卫生人的神经。我们口口声声喊着鼓励民营医院发展,声言要把民营医院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国务院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58号文件,然而政策的“玻璃门”依然很难打开。

1  树立民营医院也是“公共资源”观念是第一位的

多年来,民营医院之所以发展缓慢,甚至负面新闻不断,除了经营者急功近利意识作祟之外,一个重要症结就是当政者骨子里没有把民营医院当做“公共资源”,没有从心底里把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即使文件中、口头上将民营医院很重要,要大力发展,实际上在财政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明显另眼相看。一直认为,民营医院就是老板自己给自己挣钱,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医院”的属性。实际上,医院,不管投资主体是国家还是私人,也不管其性质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其职能无一例外都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因此,其都应该具有“人本、关爱、诊治、康复”属性,都应该把“安全有效方便价廉”作为基本要求,都应该以服务、质量、价格作为市场占有的竞争手段,都应该以提供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为宗旨,因此,当政者必须转变观念。正如一位参与医改工作的官员表示,“目前政策提出应该把鼓励发展民营医疗机构作为重要的战略来考虑。这件事情的关键不是政府有没有能力做到,而是看政府愿不愿意做,观念有没有转变。”

2  要真为民营医院,必须勇于突破瓶颈

民营医院发展,制约因素很多。但最根本就两个,一个是人才,一个是价格。

我国的人才体制,根本上是单位人。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就得找工作,找工作就是找单位。有了单位就好像有了家,有了依靠。今后,这个人的档案、工资、考核、晋职、学习、深造,婚姻、住房、福利、管理都离开单位,都得单位出示证明,进行技术、计划生育、品德评定,甚至死亡后办丧事,都得单位“领导”来组织,当“都管”,即使是名义的。因此,单位在中国,根深蒂固。医疗人才更是如此。办医院,人才是第一位的,名义人才,名义好医生有名医生,想吸引病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民营医院只能靠一老一少强撑。因此,要真正解决民营医院发展问题,必须建立医生自由执业的体制机制。

价格管制,也是遏制民营医院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是政府管制医院的根本手段之一,抓住价格就掐住了医院的“喉咙”。多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而且长期得不到改变。公立医院由于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尽管很少。而且有老本可吃。这老本主要指人才、设备、房屋等等,因此有强大的竞争力。医改中,又一次得到政府多方面的关照,因此更牛。即使如此,也难以承受低价格的长期困扰。医药回扣泛滥就是医疗服务价格畸形的反映。由于公立医院主导,民营医院也不可能比这个畸形价格高出,致使民营医院经营十分困难。

因此,放开这两大瓶颈尤为迫切。

3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根本

当前,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增加迅速,已经接近全国医疗机构的三分之一,即有六千多家,但是床位数大概占到10%,业务量占了总医疗卫生服务的9%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一个目标,到2015年底,民营医院床位数要占总床位数的20%,同时业务量也相应要增加到20%。但是在民营医院的设置审批等等方面还有很多限制,必须从快放开。

从当前民营医院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为什么政府红头文件有时竟然成了废纸?主要是在当政者看来,帽子比事业重要,为了帽子,宁愿不做事或者违背规定,宁愿失信于民,都要推诿推脱;另一方面潜规则比明规则重要,有些看起来办不成不能办的事,只要被潜了,往往就可以办而且很迅速。

4 民营医院自身也要发力

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曾经寄语民营医院院长讲诚信重人才保质量。他说,老百姓为什么普遍不信任民营医院?一些民营医院道德诚信不足、虚假广告泛滥、缺乏行业自律是主要原因。在全国加快推进社会办医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对民营医院院长提出了5点希望和要求。 希望民营医院的院长们首先要讲诚信,踏踏实实办院,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二要重人才,破除短期思维和功利主义思想,按照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和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建设人才队伍,为医务人员营造职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三要保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控制意识,完善医疗质量保障系统和规章制度、医护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降低医疗风险。四要建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五是塑文化,通过文化建设团结队伍,以文化建设为基础,提升民营医院的品牌形象和行业感召力。、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就在《健康报》刊登《浙江首家外资控股医院:举步维艰》几乎同时,《今日早报》以《浙江省给民营医院“开小灶”》为题报道了浙江省卫生厅联合浙江省财政厅,破解民营医院的“玻璃门现象”:由政府部门牵头,邀请专家评审民营医院的特色专科,并拨款50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民营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但愿民营医院的春天能够在这个金秋到来。不单纯是扶持专科建设。(徐毓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