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起产科医患纠纷的分析
(2013-07-21 11:55:16)13起产科医患纠纷的分析
徐毓才
(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726400)
摘要
关键词
现将近3年来,我县具有产科技术服务资格的6家医疗机构发生的13起产科医患纠纷予以分析,期待能够找到原因,提出对策,给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减少纠纷,保障母婴安全以帮助。
1
一般资料
2 发生原因
2.1
2.1.1
2.1.2
2.1.3
2.2
2.3
2.3.1
2.3.2
3
【案例】缩宫素使用不当,造成过强及不协调性宫缩,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抢救无效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某孕妇以“停经10月、阴道流水11小时”之主诉入住某县医院,入院诊断为:1、孕2产1足月孕LOA待产,2、胎膜早破。因宫缩乏力,静滴缩宫素,行右侧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助产下娩出1女婴,呈重度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产妇因产后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
事出后,家属对这一医疗结果不满,引发医患纠纷。市医学会鉴定,家属不服,申请再次鉴定。经省医学会鉴定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新生儿)和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产妇)。鉴定认为存在如下医疗过失:(1)产科处理过早干预,特别是在第二产程中,未履行常规阴道检查,误认为宫缩乏力,而盲目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致使胎儿窘迫——新生儿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2)产后出血处理不得力,致使产妇子宫次全切除术。医院给予经济赔偿共计227982.96万元,并负担案件受理费8300元
4 对策
4.1
4.2
4.3
产科的主要风险包括3类,一类是未能及时识别胎儿宫内窘迫,第二类的剖宫产不及时,第三类是引产用药。因此产科风险管理也必须从这3方面着手。
4.3.1 及时识别胎儿宫内窘迫
一要做好胎儿监测。胎儿监测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工具,但是,医生应让产妇及其家庭成员对分娩结果抱持一种现实的期望,同时,也不要一味地依赖于胎儿监测技术,必须跟患者做有效的临床沟通。美国产科的专业技术规范要求产科医生和护士都要接受如何阅读、理解和判断胎儿监测结果的专门训练。一种可以考虑、但不提倡的临床风险管理措施,是施行非产科临床医护人员胎儿监测培训和周期性的胎儿监测能力考核,并且,对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结果予以记录
二要做好风险筛查。快速发现产科临床风险管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协调周密的患者结果筛查过程。比如:人员十分充足?是否存在各种高危因素?谨慎判定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宫底按压”有时与肩位难产这一不良结果相关联,有可能被指控为肩位难产的原因。
三要做好产科记录与保存。医院的产科医疗规范,应当具体规定医生和护士在病历中记录胎儿监测的具体内容和开始时间。这样做,有助于确保缩宫素给药等关键产科医疗措施的病历记录的一致性。胎儿监测图应当保存在一个安全、保密的场所。(美国规定:保存至21岁)如果有朝一日被起诉,胎儿监测图就可以作证。最理想的是保存在母亲的病历中。一定要让所有产科人员明白:正确记录和保存产科病历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所有的临床信息,包括医生针对胎儿宫内窘迫所采取是各种措施,都必须客观地如实予以记录;产科医疗记录应当按照保密的要求予以保存。另外:正确维护胎儿监测设备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4.3.2 及时剖宫产
紧急剖宫产必须在产科医生做出剖宫产决定之后的30分钟内开始实施,也就是“从决定到切开”最多不超过30分钟。这是30分钟原则。要不违背这一原则,关键是产科医生和麻醉师的实时可及性(值好夜班、不离岗、不脱岗);手术设备;产科病房与手术室的距离,确保及时转送(电梯)。
4.3.3
一旦决定为患者做引产,就必须考虑到特定引产措施的具体风险。医生不能通过电话指导护士用药。在胎儿窘迫的情况下,“主管医生必须亲自检查产妇和胎儿”,如果分娩的不良后果与引产有关,而且医生不在现场,那么相应的诉讼案件很难辩护。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发生子宫破裂不在少数。有剖宫产手术特权的医生必须“立即可及”,据此全科医生不在其中,甚至,不符合条件的医院也不能实施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4.4
培训始终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做有效的培训既是成功经验的分享,更是失败教训的分享,实际上后者可能更重要。产科培训既应该包括知识技能的培训,也包括态度意识的培训,既有针对性的某一种能力培训,也包括长期的反反复复的专业新知识培训,既要培训业务人员,还要培训管理人员。如在产科风险管理要点中,①产科医生、助产士和护理人员的编制必须充足合理②确保产科医生的实时可及性(即:必须坚守岗位)③产科医护人员应当周期性的接受产科临床风险管理培训④医院应当制定产房和手术室之间患者转送和陪护政策,确保剖宫产患者的及时转送及母婴监护的连续性⑤剖宫产手术团队必须在30分钟之内集合完毕,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⑥儿科或新生儿科医生应当参加剖宫产手术,及时提供新生儿的医疗评估和医疗处置⑦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患者做好外科手术准备⑧维护和更新胎儿监测设备和其他医疗设备,以上8条就不单纯产科工作人员需要知晓,更重要是管理者必须知晓。而⑨在产科医疗规范中明确要求记录胎儿监测图⑩按照规定保存胎儿监测图,用来同医疗记录相互参引和对照⑾在引产之前,产科医生必须亲自诊察患者并予以记录⑿根据产科医疗规范实施宫底按压则主要需要产科业务人员必须烂熟于心,精熟于行。
参考文献
[1]李庆功.临床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3
[2]谢志连,徐毓才.产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与防范[J].现代医药卫生2011,19: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