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卫生室“被整合”利弊并存

(2012-07-11 11:36:57)
标签:

杂谈

村卫生室“被整合”利弊并存

医改三年,基层卫生工作发生了不少改变,其中村卫生室“被整合”就是之一。然而,“被整合”的情况确实利弊互见,其中的问题需要反思。

“被整合”之利  按照国办发〔20113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先后开始了村卫生室的“整合”行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体采取了这么几个行政性手段。一是“硬推”。由于村医身份是农民,地位低微,谁的话都不能不听。根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的规定,说整合就整合,不管情愿不情愿,要不你只有“出局”。二是“利诱”。政府规定,60平米,六室(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观察室、健康教育室)分开,以奖代补。建成验收达标后每室补助1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每村一个标准化卫生室顺利完成改造。正如网上所言:“六室分开” 农村诊所农民获益,农民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以前城市才有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被整合”之弊  看起来很美的标准化卫生室,其运行状况其实并不像外观那样美。比如河南省淇县高村镇王屯卫生室村医夏松青认为,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村卫生室合并成功的案例较少。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相关制度缺失,“村所合并”还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首先是现有的标准化卫生室不能满足多名村医集中办公的要求;其次是村卫生室的日常运营,还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撑;第三是个体医生身份的村医,联合行医还缺少相关规制。因此,村医普遍担心“村所合并”后工作无法开展,收入大幅降低。尽管“一村一所”是大势所趋,但这项工作必须与农村医疗体制综合改革的进程相吻合,不能操之过急。即使硬性合并,一些关键问题解得不到妥善解决,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继而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实践也证明,我们一些村卫生室合并之后医疗服务萎缩甚至瘫痪,缺乏活力与合力,村民意见很大。这不能说不是“被整合”惹的祸。

建议  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村医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因此村卫生室的发展之路,不得“强制”,只能是因地制宜(结合农村特点)、因行业制宜,国家指导,政策扶持,多多关怀,来进行。始终不能忘记,村卫生室是农村底层直接为农民提供最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疗机构,村医们不容易。不能逼“走”他们。

(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  徐毓才)

    (该文刊发于《健康报·村医导刊·基层信箱201263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