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决心遏制医疗纠纷频发的态势
(2011-11-29 15:44:44)
标签:
杂谈 |
下决心遏制医疗纠纷频发的态势
——在县直医疗机构领导班子会上的讲话
山阳县卫生局
(2011.11.30)
最近,我县医疗纠纷频发,而且集中在县级医疗机构。从4月份以来,就我知道的反映到我这儿就有九起。4月29日,中医院陶某之新生女婴死亡,7月18日,妇保院苏某死产,8月18日,县医院黄某纠纷,9月21日,王某在县医院剖宫产婴儿损伤,11月7日,陈某在县医院产科门诊治疗纠纷,11月25日,中医院赵某新生儿死亡,同日县医院金某新生儿死亡,另有县医院一起移交市医学会鉴定,一起信访局转来由县医院调查处理。这九起,除外科一起外全部为产科。
从这些纠纷的发生,反映出不少问题。一是医患互不信任更加明显。患方不信任医生,尤其是发生疑虑后不管医院和医生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处;二是产科纠纷明显高发。而且集中表现在个别人、个别环节(住院时机、夜间、病历书写等)、关键技术(待产观察、异常发现与及时处理、分娩方式选择与告知签字、催产素应用等);三是医院管理有待加强。表现在对产科风险、员工培训、诊疗常规、操作规范、管理制度、事发后的系统反思、剖宫产30分钟黄金期等认识不到位;四是沟通能力不强。在关键时说了不该说的话,在关键时各求自保推脱责任等。
因此各医院必须认真汲取教训,认真系统反思,让纠纷发得值,钱赔得值,倾心倾力打造安全的医疗服务体系。一要抓规范建立和落实。针对医疗服务瑕疵,建立门诊接诊、病历书写、住院证开处、入院告知、高危筛查、待产监测、助产技术与药物应用、剖宫产、各种病理新生儿抢救、预后告知等一整套规范;二要抓培训。包括全员安全防范意识、法律知识培训和以科室为主的业务技术培训;三要抓管理。一个单位、一个科室管理混乱,不出事是幸运,出事倒不奇怪,因为是必然的;四要抓经营。这里我说的经营,不是怎么多挣钱。现在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就是,我们有些医院过分强调挣钱,实行粗放的经营,这很危险,体现在一些激励政策上。忽视安全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历史”。如今。我们两家医院(县医院、中医院)都是二甲了,不能二甲牌子取得了,就忘记了“规范”要求,而且我们在二甲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当然质量是需要持续改进的。我们只能在那条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而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或转弯。前几天,我带队去县医院、中医院督查医改和医政工作,八项工作缺口很大。这些工作没有越外的,都是医院的正常工作,特别是临床路径管理,与要求差得很远,最近,市政府下发的《商洛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求县医院必须实施30个,中医院、妇保院20个临床路径,明年9月完成,任务很繁重,不下决心不行。我这里说的经营,是经营人心,是让患者满意、员工满意,通过满意来创造效益,而不是两眼只盯着钱。为什么我们的医疗纠纷频发,次均住院费用狂飙,这些都不是正常的现象,不符合医院科学发展的要求。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是我们公立医院的使命,也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四项目标一个都不能少,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试想,一个连安全都无法保障的医院,谁能放心,谁敢放心,除非谁不想活了。因此,作为医院领导,应该把“力争不出事”作为最高目标,但医疗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绝对不出事也不现实,“凡人都会犯错”。因此,我们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出了事会处理事”,千万不能不出事不管事,不学习不进步,出了事束手无策,事毕了,球是球,蛋是蛋,这样不行。分析问题,追究责任,经济处罚是必要的,这符合“热炉法则”,要体现警告性、一致性、即时性、公平性四个原则,但,绝不是主要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的“蜂窝乳酪”模型提醒我们:在多数情况下,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患者安全隐患或患者安全问题以“隐性失误”形式存在;然后这些系统的患者安全问题将在某一时刻遇到一个或多个促发因素,共同导致医护人员的临床差错、疏忽、错误或违规行为;这时,如果医疗机构这个系统对于这些不安全行为的阻拦或防御失败,就会最终导致患者安全事故。这说明“90%的错误是由系统误差造成的”。因此,避免医疗纠纷最根本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完善我们的系统。建立一个安全的医疗体系,善于发现系统误差或隐匿性误差,使整个系统“作对容易,出错难”,一旦出错,能及时纠正并将损失降至最低;另一个是“以防为主”,鼓励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重视患者投诉,树立“投诉是金”的观念。管理学上有一个“海因里希法则”,即1:29:300,说的,1件重大事故的背后必有29件轻微的事故,还隐藏了300件潜在的隐患。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应该重视的是300,避免29,杜绝1,尤其是院长,中国院长,当今的中国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