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班牙拉里奥哈酒庄设计酒店marquesderiscal |
分类: 走的地儿 |

西班牙的拉里奥哈地区,出产全西班牙最好的葡萄酒,虽然这里的酿酒历史长达千年,但这个地区被称为葡萄酒酿造中心的历史却只能往前追溯100多年,这比起法国意大利那些历史悠久的产地相去甚远。站在后来者的位置上,拉里奥哈的酒商探索出了一条风格迥异的“现代”葡萄酒乡之路,一座座由设计大师缔造的,犹如外星景象般的建筑在这个地区的几十个小镇里拔地而起,其中的几间设计酒店更是引领拉里奥哈迸发出活力的重要动力。

驱车在拉里奥哈,围绕着我们的是全西班牙最美丽的乡村景象,一望无际的葡萄园,耸立在小山上的中世纪村镇。但初来者无法想到,这看起来充满了历史积淀的地方隐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现代著名建筑师建造的设施,如果列出这些建筑师的名单,几乎包括所有的一线大师,就连我这样并不熟悉建筑设计领域的人也知道其中的一些。

所有这些现代建筑杰作中最著名的便是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Hotel Marques de Riscal,就是因为看到这间酒店的照片,注定了我这趟酒庄之行不可能以朴素节省作为基调,当看到照片的时候我就开始琢磨该如何去探看一番。这间酒店位于Eltziego镇的边缘,而这个镇子位于拉里奥哈的中心地带,想要找到酒店并不难,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低矮的土黄色建筑群与葡萄园掩映下的这栋解构主义风格的建筑。


这栋建筑的标志性元素是犹如波浪一般汹涌波折的房顶,那是用柔韧性与坚固性兼具的钛金属板搭建而成,掩藏在房顶下面不规则形状的建筑主体结构则让人一眼很难看懂。缔造这一切总共花费了八千五百万欧元,经营者自然没想让所有人都能轻易的洞悉这栋昂贵的建筑,虽然它属于拉里奥哈最著名的酒庄之一“Marques de Riscal”,而且就在酒庄里,但酒店内部是只有“酒店的客人”才能进入,就算你参加酒庄葡萄酒之旅,也无法进入到酒店里面。想参观酒店内部只有两种方法,“用餐”和“住宿”,这里一间最普通的房间价格超过350欧元,在里面预定一顿午饭成了我们眼里最好的选择,更何况酒店内部餐厅本身还是米其林星级餐厅。

我们最终成功的预定到了那天Restaurante 1860 Tradición餐厅的最后一张桌子,并按时赶到了那里,碰巧那时当地正在拍摄广告,12辆同款迈凯轮超级跑车排列整齐等待拍摄。这奢华无度的阵势就连在车展也很难见到,引得路过的名媛打扮的客人也忍不住掏出手机来拍照,也就怪不得我驻足拍了半天了。事实上这间酒店的确非常上相,尤其是与周围碧绿的树墙、葡萄园搭配在一起,房顶淡紫色的部分反射出耀眼的光,这些颜色连同天空的蓝色映照在来回翻卷的钛金属板上,又倒映在那些超级跑车的车窗和引擎罩上,整个画面华丽张扬到无法言喻。




走进酒店的大堂内部,乘电梯来到2楼,出电梯左手边是Restaurante Marques de Riscal,右手边则是我们预定的Restaurante 1860 Tradición。这两间餐厅有着相似的格局和风格,整体空间呈现不规则形状,斜切形状的双层玻璃窗高达5,6米,窗框上包裹着厚实的高档木料,使怪兮兮的空间设计不乏沉稳和成熟的气息。窗外得见卷曲的钛钢房顶的内部结构,这些造型复杂的房顶结构不仅仅为了缔造让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也自然而然的充当了反光板的角色,它们将中午过于强烈的阳光挡下,用反射光来提供一部分室内照明,让人坐在室内永远不会觉得晃眼,但屋内又一整天都是明亮舒适的亮度。


想不到定的最后一桌居然被分配到最好的位置上,我们就坐在景色最好的转角窗户前面,或许该感谢其他用餐者都是7,8个人一起吧。我们点了65欧元5道菜的品尝套餐,套餐里同时包括了酒庄当家的一款红酒,这个价格在米其林星级餐厅里相信不算太贵。
第一道菜简单粗暴但又用料十足,是本地产的山羊奶酪配上芝麻、香葱以及本地产的初榨橄榄油。山羊奶酪是西班牙人最为热爱的开胃菜,我曾经看见过很多当地人在开胃阶段就独自解决一块手掌那么大的山羊奶酪。当然,这种奶酪并不是所有东方人都吃得惯,它有着相对浓厚的膻气,有时候不太明白欧洲人的口味,为什么狂吃这么膻的羊奶酪,而羊肉却不是最主要的肉食。

伴随着山羊奶酪上来的还有西班牙当地小吃,一种油炸的肉馅丸子,这种东西在意大利也有很多类似的衍生品,但在其他欧洲偏北方的国家并不多见,相信是在与地中海对岸的非洲长期来往之下融合产生的食物。除此之外还有一道小小的,制作极为精致的头盘,是用西班牙另一种标志性的食物“红椒”加上炸土豆块、洋葱等数种材料做出的菜糊,上面还放了一颗半熟的鸡蛋黄。至此全部的头盘菜品都是极为西班牙风格的食物与烹饪方式,这也不愧于Tradición这个名字。


第二道菜是纯素的一道,说实话这是全餐我觉得最不值当的一道菜,如果西班牙有吉野家的话,相信也不会在米其林餐厅里出现一道煮菜花、西兰花、萝卜、豆角的菜。当然这煮菜并不像快餐那样清水过一道就好了,吃得出汤底用的是鸡高汤,因此味道也不似简单的蔬菜般味道单纯,但总觉得这菜看上去出现在这里有些怪异。

进入到真正的主菜阶段,感觉画风有所改变,可以看出这里的主厨应该受到一些亚洲料理的启发。第一道主菜鳕鱼先烤后炸,然后浇上高汤,下面垫有一块小小的青椒,这道菜味道清爽但不失层次感,不过怎么看都觉得有点日本的氛围。另一道我很喜欢的主菜是慢炖的牛肉,这牛肉相信经过超过6个小时以上的烹饪时间,汤汁完全浸入整块牛肉的每个缝隙,它让我想起自己家里父亲做的酱牛肉。当然了,如果一定按照鉴赏的角度说,这肉并不是我们平日里菜市场买到的那种牛肉,肉的质地极嫩,用叉子轻轻的扒一下就会散开,入口更是想弄嫩软,味道是不会错了。


全餐的终结是一道制作依然异常精美的苹果挞配开心果口味的冰激淋,苹果制作的甜品特点是不会太甜,同时会使用大量肉桂,这道甜品也不例外。与同样也不是特别甜的手工冰激凌搭配起来,算是给这顿米其林大餐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仔细想来,主厨在这顿饭里带给我们几个味觉上的转折,从一开始的重口味到清淡的蔬菜,然后由清淡的鱼转到重口味的慢炖牛肉,最后则以清淡一些的甜点结束,可以说饭也做得有理有据,充满了主厨对西班牙美食的理解。

吃饭的过程中抽空去外面的露台看看,时值刮风天,否则这露台会是人们争相指定的极美位置。从钛合金板流出的流线形空间中看出去,景色就好像一副被框好构图的油画一样,如果不在现场很难想象眼前这古老安详的西班牙小镇,竟与这极为现代夸张的酒店是连为一体的。


虽然在这里吃了一顿饭,但毕竟没能入住,但为了能全面了解拉里奥哈现代设计酒店的风貌,我们选择住在了另外一间同样著名的设计酒店里,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酒店虽然位置极为隐蔽,但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还是会让它占尽风头,吸引人专程造访。
这要说的第二间设计酒店是位于大概十几公里外的Eskuernaga小镇里,这个小镇同样也是酿酒重镇,镇子里较大规模的建筑几乎都是酿酒厂。但与前者不同的是这地方的确有些难找,镇子的地貌相当于在一条河谷底下,而我们的酒店Hotel Viura的建筑并没有那么高大突出,它隐藏在几百栋中世纪建筑之中,我跟着导航也是费了些力才开到它门前,而且到停车场的那一刻我才看到这栋建筑的真身。

Hotel Viura尽管仅仅是4星级酒店,但它完全会颠覆常去欧洲旅客对欧洲酒店星级的概念,因为它远比大多数大城市里的4星级酒店要豪华与舒适得多,我想它被评4星或许和酒店规模并不算很大有一定关系。酒店的整体外形像是若干被随意堆叠到一起的鞋盒子,说这话并不是说酒店的设计很随意,这些结构代表了酒店清晰的空间分隔,随意中带有极为严谨的考量,每个房间在不规则的建筑设计之下都考虑到景观、采光与私密性因素。



一如酒店夸张的极富现代感的外形,酒店的公共区域也充分的贯彻了这一风格,接连的几处 公共空间与其说是酒店的大堂、咖啡厅,不如说是一间loft风格的创意工作室,这让做设计这么多年的我觉得十分熟悉,如果我开一间设计工作室,估计装潢就会追求这种风格。与真正的工作室不同的是,摆设的那些家具、现代主义装饰细看之下都质感极强,事实上酒店花了大价钱来装饰这些空间,收藏了很多西班牙艺术家的真迹,甚至于酒店里还有自己的一间画廊。





值得注意的是,酒店内有整整一面墙采用特别的处理方式,酒店建造之前就在这里的山壁没有被洋灰水泥盖住,而是裸露在酒店的内部空间里,几百年间古镇对山壁的开凿痕迹历历在目,一种年代感与极为现代的装饰风格形成一种冲撞,让人视觉上应接不暇。除此之外,酒店没有忘记拉里奥哈作为葡萄酒乡的重要属性,酒店内的装饰大量使用和葡萄酒有关的元素,木箱、酒桶、瓶塞、酒瓶,能用的都用上了,细看之下,这家酒店原来也有自己的酒厂,大部分拉里奥哈的高档酒店其事都是酒厂的附属设施。


相比公共空间,客房的设计格局则更为让人意外,我们的房间位于整栋建筑尽头的“鞋盒子”里,首先这间屋子的不规则形状很有趣味,其次“开放式厕所”设计让人一时没缓过味儿来。不少高档酒店会在卧室里放个浴缸,但把整体厕所弄成开放式我还第一次看到,当然这种“开放式”也是相对的,卫浴区域仅有一堵斜切下来的半墙隔开,马桶则被安置在与起居区域尽量远的墙壁上。事实证明这种设计也不会引起太多的不便,因为房间的大部分角度还是不回看到厕所区域的,而且这房间有四五十平米,串味儿的可能性大减。



Hotel Viura有间很漂亮的餐厅,里面把几十个酒桶悬挂到了天花板上,现代简约的装饰加上黑白色基调,让人觉得酷劲十足但也不至于太过冰冷。我们在这里吃了晚餐,也同样选择了这里的品尝菜单,以及一瓶拉里奥哈最大的酒镇Haro生产的葡萄酒。




我并不是很意外这里的主厨会同样融合一些亚洲风格,可能西班牙烹饪界近些年比较红火对于亚洲菜的研究,也可能是西班牙菜原本就和亚洲菜的很多内容有所类似。虽然之前吃的那家米其林餐厅也并非完全传统的西班牙风格,但这里的厨师明显有着更为实验性的想法,尤其前几道菜每道的做法都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是一小杯开胃甜品,一般来说甜品都最后上,但这带有冰渣的柠檬口味的,而且里面还蕴涵着一些说不出来的中草药味道的果冻状甜品,确实能起到开胃作用。之后真正的头盘由一位女厨师现场制作的,从一整条肉卷片下薄薄的两片放在一张“报纸”上,犹如作画一般的在上面铺洒各种调料、汤汁,最后的菜品也的确呈现出了画作一样的视觉感受。



所有菜品中最创新的一道莫过于一道装在马提尼杯中的冷汤,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冷汤”,它是用两块冻成冰块的高汤块自然融化而成的。有趣的是服务员说,你们可以用手的温度来加速汤的融化,因此想喝汤就需要用手一直捂着杯子。融化后的冷汤有一种无法辨别食材的浓厚口感,有些类似于味增汤的味道,但汤本身晶莹剔透,就像是一杯放了冰块的威士忌一样。之后开胃菜还包括番茄冷汤,蟹肉配奶油与红酒酱汁,总之吃到这里,几乎每道菜的烹饪方式或食材组合都充满了创造力,可以看出主厨追求风格融合的西餐料理方式,并且把创新作为餐厅的基本宗旨。




主菜依然是西班牙高档餐厅惯用的“一鱼一肉”,这两道菜相信对于西方人来说味道应该极具创意,因为鳕鱼的酱汁是橙子口味的,而鸡肉闻起来则有一股照烧味,并且入口后更明显的吃到麻酱的味道。仔细想起来,中餐和日餐如今的确极大的影响着全世界人的味觉,想要从烹饪方式比较单一的西餐里脱颖而出,对亚洲口味加以融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作为一个9道菜的品尝套餐,主厨一定会把创意延续到甜品阶段,这里提供的甜品也有两道,十分特别的是一种软质甜品。这块被我一开始误认为是冰激淋的食物,口感更类似于烤过的年糕,混合了太妃糖、焦糖、咖啡的味道,一口下去引起很多对原料的猜测,但和头盘的一些创意菜品一样,很难轻易总结出那味道到底出于什么样的食材。

吃完整顿饭,不难感觉到主厨独特的烹饪风格,那就是要让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创造颠覆我们印象里食材本身味道的口味,这道理听上去有点像分子料理所做的事情,但的确具体的烹饪方式又不太一样。事实上厨师对此做的很成功,让吃每道菜的过程充满了猎奇性,你永远无法知道眼前看过千百次的食物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味道,这无疑让吃饭变得很有乐趣,一不小心2,3个小时就过去了。
相较晚餐的创新性,酒店里的早餐正常一些,但味道更平易近人。我非常喜欢酒店提供的伊比利亚火腿,那并不是超市里卖的便宜货,可以品尝到极为浓郁的橡实味道,是100%用橡实喂养出来的伊比利亚黑毛猪做成的高档火腿。



参观感受过这两间位于拉里奥哈酒区核心地带的设计酒店,我还要继续在绝美的农庄与风格多样的酿酒厂之间穿梭,深入参观这如今显赫于世的产酒地。与酒厂交相辉映的这些设计酒店,让我们看到了西班牙人对于振兴传统酿酒业的睿智,他们用极现代的设计风格把西班牙酿酒业拯救出法国与意大利的阴影,同时让当地的古镇在完整保持原有状态的前提之下迎来新的活力。
前一篇:墨西哥亡灵节—印第安墓地之夜
后一篇:纵贯澳大利亚—悉尼情调老酒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