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道顿崛大阪章鱼烧雪蟹日本 |
分类: 走的地儿 |
“在日本基本吃不到很难吃的东西”,几次日本之行下来我得出了这个结论,也就是日本这样激烈的竞争之下,才能在旅游景点依然有着性价比很不错的餐厅,道顿崛就是最出名的此类地点之一。道顿崛所在的“心斋桥-难波”地区从位置上讲是大阪绝对的市中心,有着大阪最世俗的街市,同时也是游客云集的购物区,更是大阪餐厅最密集的地方(也隐匿着大片红灯区)。
日本的大城市里总有那么一条街声色犬马,专营吃喝玩儿乐,而这条街往往都会有着密集而好玩儿的异形招牌,在排队的时候不妨驻足体会一下日本的“招牌文化”,因为大阪在这方面做得最夸张彻底。在大阪有通天阁与道顿崛两个地方可以充分感受一下日本人对于招牌设计的创造力,同时也对这条街正在卖什么一目了然。



我两次来道乐吃饭相隔六年,可以说这家店完全没有任何变化,无论是装修、菜单、甚至于是螃蟹造型帽子都还是那样,菜品的味道和分量尤其是价格也都没有任何变化。回头想想北京6年前喜欢的那些餐厅,恐怕80%都已经搬家的搬家,关门的关门,不搬家也没关门的多一半都越做越难吃了,其他品质浮动不大的至少也都涨价了一倍以上的价格。

道乐店内清一色的日式座位,清静简洁,坐在窗边看看窗外的人头攒动当真是另一番天地。身着素色和服的服务员递上多少年不变的菜单,上面有英文、中文、韩语三种语言,日本本地人用的是另一份菜单,可见这家出名的餐厅为接待游客算是做足了准备。菜单上列出了十余种套餐,都由所见即所得的高真实度照片展出来,这是不得不说的日本餐饮业的另一大特点。可以说日本人的菜单都毫不夸大菜品的品相,也可以说日本人做的菜都极为追求形色,随便哪道菜做出来都像是修过图的照片一样剔透漂亮,让人根本挑不出虚假广告这类毛病来。





虽然说道乐经营的是“雪蟹与帝王蟹专门料理”,但也遵循日式料理的规则,每个套餐最起码也包括了生、烤、蒸、炸、煮、汤几道菜,比较豪华的套餐还有寿司、火锅、甚至包括西式的芝士焗蟹。如果是吃西餐,这么多道菜还不吃个3,4个小时?日本料理在这方面理念不太一样,基本都控制在上一道菜吃到一半的时候上下一道菜,这样一方面让食客提速,也表现出亚洲饮食观念里食材与口感相互搭配的习惯。





店内使用最多的是雪蟹,这种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大螃蟹或许最靠南方的栖息地就是北海道了,这也是北海道最出名的特产之一。即使螃蟹需要从北海道运过来,保持新鲜度这种事情对日本人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也就是因为这种品质上的自信,首先就可以品尝到鲜甜无比的螃蟹刺身。不过在这些玲琅满目的精致菜品之中,我比较喜欢的是螃蟹火锅和螃蟹粥,其实这是二合一的一道菜。先把螃蟹和豆腐及蔬菜扔到可爱的螃蟹形火锅里煮,用的汤汁虽然是调味过的,但煮了很久都依然清澈,看起来十分 有食欲。日本的汤羹大部分都调味清淡,这火锅也不例外,但也弥漫着浓郁的螃蟹鲜味,很适合在吃完烤、炸螃蟹之后清爽一下胃口。在食材将尽时,服务员把米饭倒进了汤里,著名的日本大米煮了一会儿就粘糯开花了,很快就变成了粥,让人填补肠胃中那最后的空隙。
道乐在六七年前的国人看来价格很贵,但相信时过境迁国内的物价飞涨,在这里吃顿饭已经远没有从前那种奢侈感觉了,虽然它依然还是道顿崛诸多名物之中的皇冠品牌。当然了,很多人并不打算在旅程之中花太多钱在吃饭上,其实如果只是为了品尝一下大阪最出名的食物,还有另一个经济简单得多的选择,“章鱼烧”也就是“章鱼小丸子”的名头恐怕比道乐要高出很多吧。在道顿崛有很多家章鱼烧,其中包括一些让人们趋之若鹜的名店,不过我当时显然是没太在意有关这些店铺的信息,因为吃了几家下来感觉味道其实大相径庭。
最容易找到的章鱼烧一定就是街边有着张牙舞爪的巨大红色章鱼招牌的那家,它的招牌本身就是街上除了道乐的螃蟹招牌之外最出名的视觉元素,门口也永远都是大排长龙。我想章鱼烧这种秀气的小吃之所以能大为流行,和货真价实的现场制作兴许有关系,看着小哥把大块的章鱼腿放到一个个丸子里,然后翻动面浆直到成型变脆也让等待的时间仿佛缩短了一些。虽然日本人做章鱼烧的架势和在中国大体相同,但总感觉他们更投入且麻利一些,不得不说日本人做事情时的神情都让人觉得他们对工作多了几分在意。
最容易找到的章鱼烧一定就是街边有着张牙舞爪的巨大红色章鱼招牌的那家,它的招牌本身就是街上除了道乐的螃蟹招牌之外最出名的视觉元素,门口也永远都是大排长龙。我想章鱼烧这种秀气的小吃之所以能大为流行,和货真价实的现场制作兴许有关系,看着小哥把大块的章鱼腿放到一个个丸子里,然后翻动面浆直到成型变脆也让等待的时间仿佛缩短了一些。虽然日本人做章鱼烧的架势和在中国大体相同,但总感觉他们更投入且麻利一些,不得不说日本人做事情时的神情都让人觉得他们对工作多了几分在意。
这家章鱼烧的口感比较偏软一些,要说用料确实货真价实,不会出现在国内吃找不到章鱼肉块的情况。不过介于我实在无法鉴别正宗的章鱼烧是什么味道,于是就又试了其他的店家,毕竟到其他店也就是几步之遥,吃了一圈下来,确实大同小异啦。
日本人特别善于对看似普通的事物精工细作,仔细包装,然后就称为当地“名物”。也不知道这种做法是从何时开始的,但我想这一定与日本资源匮乏,而且人们对手艺和生产注重传承的传统有关,制作小吃的店铺一代代的传下去,种植蔬菜的农户也一代代的耕耘在自己的领域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无数种“名物”(当然其中很多都没什么特别之处),每种很普通的商品在日本都有无数自称正宗的小作坊品牌。
人形烧、鲷鱼烧都是一个类型的豆沙馅点心,这种在日本任何城市里都很容易找到的点心在道顿崛也有名店。在路侧有个很显眼的活动人偶,站在那里打鼓,这个形象对于大阪人来说很熟悉,因为他已经站在那里几十年了,甚至于出现在很多大阪的纪念品上。这家人形烧店岁看期刊声势不小,其实却仅仅占据了建筑的一个角落,看摊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从收费到制作都是她一个人,不知道是不是这家店的传人。
人形烧、鲷鱼烧都是一个类型的豆沙馅点心,这种在日本任何城市里都很容易找到的点心在道顿崛也有名店。在路侧有个很显眼的活动人偶,站在那里打鼓,这个形象对于大阪人来说很熟悉,因为他已经站在那里几十年了,甚至于出现在很多大阪的纪念品上。这家人形烧店岁看期刊声势不小,其实却仅仅占据了建筑的一个角落,看摊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从收费到制作都是她一个人,不知道是不是这家店的传人。



除了之前提到的这些“名物”之外,回转寿司、日式烤串、烤肉、天妇罗、河豚料理、拉面、甚至于是煎饺在道顿崛都可以找到相关的名物名店。虽然这里毕竟是火热的旅游区,有些店未必就是本地人最爱,但如果在关西时间有限而且又希望能纵览一番关西的饮食文化,道顿崛确实是最适合的地方之一,毕竟在日本的饮食市场上踩“地雷”的几率很小。
前一篇:安达卢西亚大冒险—哥伦布长眠之地
后一篇:安达卢西亚大冒险—白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