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葡萄酒西西里意大利拉古萨docg |
分类: 走的地儿 |

难以预料同一年内我居然会有第二次机会来到西西里这片让我格外想念的土地,不过不同的是这次竟然是为了手头的项目取景拍摄广告。十几天重游了很多熟悉的“故地”,不过也特意去看了看几处冬天那次没时间去的遗憾之地,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之内,我竟领略尽了西西里旱雨两季截然不同的风光。

旱季的好处是任何行动都不会受到天气打扰,顶多是晒点儿,另外一个较好之处是旱季是葡萄生长季节,事实上再过一个月不到,葡萄就要丰收了,西西里的酒厂又将进入一年一度的忙碌与欢庆之中。说到葡萄酒来,专门挑西西里葡萄酒来喝的人不太多见,所谓风雅的葡萄酒评论杂志上也鲜见对西西里的特别介绍,倒是北边的托斯卡纳、皮尔蒙特等产区占尽了意大利葡萄酒的风头。然而随便到西西里的任何一处乡村走走,就可以感受到为什么西西里才是意大利葡萄酒产量最高的地区,西西里根本就是被葡萄园、柠檬园、橄榄园所交替覆盖了。

通过和西西里人的交流和理解,我个人觉得西西里葡萄酒在意大利葡萄酒评价体系中不太吃香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必须承认西西里的酒厂确实大多年轻,毕竟这座硕大的岛屿经历过太多的动荡和荒颓,酿酒业也是近些年才重新走上规范化。第二是西西里人对自己的意大利身份并不是很在意,他们更青睐于自己的西西里身份。第三是西西里人相对封闭和悠闲的生活理念限制了西西里葡萄酒为“名气”而作出的努力,在他们看来,葡萄酒就是日常的饮料,至于是不是要能贴上个DOCG标签什么的,那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然而关注年代不要太久远的葡萄酒信息,你会发现这几年西西里出现了第一款名号上的顶级葡萄酒Cerasuolo di Vittoria DOCG,“维多利亚”(Vittoria)这个产区就在美丽的山城“拉古萨”(Ragusa)附近。

个人觉得拉古萨堪称西西里味道最浓重的城市,穿过较为整齐但平淡的Ragusa Superiore新区,当拐过盘山道的一个S弯道后,Ragusa Ibla古镇蓦然出现在山谷之中的时候,我的惊叹之词脱口而出,矜持的欣赏无法承载这样的美丽。Ibla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小房子坚挺的错落镶嵌在一座小小的山坡上,除了旁边的盘山公路,一眼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痕迹。不知道哪位知趣的本地人在这分外干燥明快的景色旁边停了辆意大利标志似的Vespa小摩托,我们拍摄的女主角坐在车上摆个骑车的姿势,西西里风情油然而生。

拉古萨几乎每个方向都有大片葡萄园和酿酒厂,我们预约了两家酒庄,先驱车20多公里来到Gulfi酒庄吃中午饭。这个酒庄位于一座小山的山顶,满眼的白砖黄土,烈日当头的时候站在院子里眼都睁不开,心说这热带地区的酒庄果然和波尔多纳帕什么的不是一个感觉。

这是一家年轻的酒庄,但让人比较遗憾的是,在我的感觉中酒庄管理者并没有把十足的精力放到酿酒这件事情上,更加专业而且突出的反而是他们的餐食。参观过各种车间之后,让我有些意外的是,服务人员让我们试的酒居然是直接从发酵钢桶里打出来的,虽说他们说这是今年已经接近成熟的新酒,但感觉上还是应该开装瓶的酒来得更让人容易接受。事实证明,发酵桶里直接出来的红酒就算已经完成了发酵也确实很难恭维,完全不能表现出西西里葡萄酒的真实味道,倒是半成品的白葡萄酒喝到嘴里有种清甜愉快的感觉,我只能对自己说这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喝酿到一半的葡萄酒,也算是个特殊的体验。






在Gulfi吃的午餐被称为Light Lunch,起初服务员端上来酒庄自己经营的农庄所产的火腿和萨拉米拼盘,还有奶酪拼盘与热乎乎的面包。我必须说,这些十分适合下酒的菜品着实为酒庄赚回了些在酒上丧失的分数,所有一切都是本地有机食品,尤其火腿和奶酪的味道至今都让我回味无穷,比起超市里买的那些意大利火腿来所多出来的风味与情绪难以言表。这些可口的食物量很大,因此我们以为这就是所谓的Light Lunch的全部了(当初的价格也让人以为这个规格已经算很不错了),正当我们已经吃到快要饱了的时候,服务生又端上来了蕃茄汤,我发现其实这顿饭才刚刚开始。




蕃茄汤之后是趣味十足的“菠菜苏弗雷”,然后又端上来包有意大利水牛奶酪的小馄饨,吃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很不好意思的和服务员说:“食物真的很好吃,但是我们实在是吃不下了,甜品神马的麻烦就不用上了。”但在服务员的热情坚持之下,我们最后还是强挺着吃了一小份手工制作的冰霜冰激淋。话别这家让人心情复杂的Gulfi酒庄,我似乎有些明白为什么当初人家把我们的中午饭安排在这里,没准就是冲着这里的食物特别安排的呢?只是希望下一个酒庄能让我领略到西西里葡萄酒真正的精华。


继续驱车四十分钟,在一路粗旷的田园风光的陪伴下,我们逐渐进入一大片平整的开阔地带。不知道为什么,这区区几十公里之遥的地方和刚才相比地貌与植被情况很不一样,进入著名的“维多利亚”(Vittoria)产区之后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美丽庄园,田野里土地的颜色呈桔红色,使得这里给人感觉格外生机盎然。Azienda Agricola Cos酒庄就在Vittoria产区的核心地带,整个庄园分为两个部分,西侧是庄园主自己居住的大宅以及一些客房,东侧则是酿酒厂以及美酒之旅的活动区域。走近酿酒厂红黄相间的房子,一位幽默亲和的女士走出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她手上佩戴着刻有家族纹章的戒指,没准就是庄园主人的女儿甚至于是位贵族女士。另外,庄园里养了四只超级和善的大狗,就算你揉捏它们的脸也没有关系,参观酒庄的过程里这些可爱的家伙一直都伴随在它们的女主人左右。


不要看Azienda Agricola Cos酒庄仅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但这个酿酒厂最古老的酒窖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西西里的多年的动荡逐渐结束,酒庄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真正迅猛的成长。那位女士首先带着我们参观了酒庄最引以为豪的部分,也是该酒庄最富有个性的地方。推开房间的大门,一股浓厚的橡木以及葡萄发酵的酸涩味道扑鼻而来,虽然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一下联想到酿酒厂的发酵车间,但味道已经道破了天机。这个发酵车间使用的不是传统的橡木桶或者新近的钢桶,而采用了最为古老的陶罐发酵。这些奇怪的罐子被砂石埋起来,仅罐口上约20厘米露出地面,或许这起初仅仅是来自庄园主的个人痴迷,但这种古希腊时期的传统工艺标志着COS酒庄对传统的追求,以及对意大利葡萄酒古老而耐人寻味的起源的追溯。




意大利葡萄酒起源于西西里,而西西里的酿酒文化是从埃及和希腊传入的,墙壁上的壁画和讲解都解释了这些陶罐来源于古希腊,被称为Terracotta amphoras。COS酒庄里有两种酒是用这种罐子发酵的,分别是Pithos Rosso IGT,Pithos Bianco IGT,它们的发酵过程比使用木桶及钢桶慢一些,并且发酵温度比钢罐略为低上几度。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发现整个酿酒及陈放过程里,所有的车间都有悠扬的意大利歌剧音乐,最终我看到了仓库角落里的一整套专业音像设备。贵族女士向我们介绍酒庄的三位创始人本身都是艺术家,他们深信外在的一切行为和环境都可以影响到酒的最终品质,于是就象给未出生的孩子胎教一样,用美丽的旋律来培育这些酒。有关类似的这种做法是否有效众说纷纭,但这确实表现出了COS酒庄打造高品质且性格丰厚葡萄酒的决心,让人感受到酿酒这个行当之中浪漫与充满理想的一面。



随后我们品尝了三款红酒,贵族女士幽雅的为我们打开第一瓶酒的时候先是闻了闻瓶塞,随即皱了皱眉,而后把酒倒进杯子后先自己试了一口。她品味了几秒后麻利的把杯中酒倒掉,随后把酒瓶放进了垃圾桶,她略带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这瓶酒存储出了些问题,稍等我换一瓶新的”。说真的,虽说每次喝酒之前都少不了试酒这个环节,不过一般只要情况不是太过分,一般不会说挑选的酒不行,更很少会真的把一整瓶直接废掉。我虽然不知道那瓶被扔掉的酒腐败成了什么味道,但她毫不犹豫的行动还是让我感叹这家酒庄对于葡萄酒品质的执着和认真负责。


品尝的三款红酒里包括了用陶罐发酵的酒Pithos Rosso IGT,也包括了Cerasuolo di Vittoria DOCG这款目前西西里名头最响亮的酒。Cerasuolo di Vittoria DOCG引人注目之处是使用了西西里最知名的特有葡萄品种Nero d’Avola,它被誉为是西西里葡萄酒逐渐走进顶级市场的关键。这种葡萄让即使是在西西里这样的炎热地区,也可以酿出单宁丰富口味浓郁,成熟缓慢而经得起多年陈放的高档红酒。


其实经过这次品尝以及之前吃饭时喝过的Nero d’Avola酒款,我发现100%Nero d'Avola酿造的品种比Cerasuolo di Vittoria这样更具名气的混酿酒更佳让人回味无穷,而且对我来说其中渗透出的成熟水果香气更容易让我想起西西里来。最终我选购了一支经过三年半陈酿的顶级Nero d’Avola酒款Contrada IGT作为游览西西里酒庄的纪念品,这支酒使用树龄50年以上的葡萄藤结出的果实酿造,虽然没有经过品尝,但我很期待几年后打开它会带给我带来的感受。在价格上,这支IGT等级的酒的价格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几款DOC,甚至是西西里唯一的DOCG。这是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来让人更深的意识到意大利葡萄酒是不能单纯用评级来确定其优劣与价值的,即使低认证级别的酒也极有可能是世外高人般的倾城佳酿。仅仅学习意大利的名庄名款,熟记分级制度是绝对不足以称自己懂得意大利葡萄酒的,对于历史多于名气,低调自我的西西里葡萄酒,更是不多喝就难以找到让自己真正中意的酒款。
喝到微醺之后,我们驱车赶回锡拉库萨的路上又路过了Ragusa Ibla古镇取日落小城的景。温暖的阳光和酒精作用下,飘忽的视线之中Ibla小镇再次婀娜的出现。我们站在高处拍了约摸半个小时的视频,虽然没有等到太阳落山,但和着西西里宜人的暖风,回味着刚才在美丽庄园里品尝的美酒佳酿,加上眼前这如画似梦的美景,如果给我机会选择,我真的愿意一生在这里醉生梦死。


前一篇:溢美意南—意大利的低调米其林餐厅
后一篇:和煦韩风—三清洞的极致小清新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