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多伦多安大略加拿大圣劳伦斯市场顶级食品 |
分类: 走的地儿 |

冬天的多伦多大街小巷上都略显清冷,这空旷景象很难让人与650万居民这个说法扯上关系,相对于北京这样一年四季都拥挤不堪的状况来看,似乎少了一份大都市的热闹。其实这里的人们未必就都在家里躲避寒冷,因为多伦多地下有着27公里长的地下通道网络连接着市中心大部分重要的公共场所,一些建筑里隐藏着多伦多最有趣的元素。


在King St东侧有一座很有气势的建筑“圣劳伦斯大厅”(St Lawrence Hall),它后面的两座貌似仓库的红砖建筑则是“圣劳伦斯集市”(St Lawrence Market),它们都建于18世纪40年代。看到这个建筑群证明你已经进入了多伦多最古老的地区,也是多伦多的前身“老约克镇”(Old York)的核心地带。


说到“老约克镇”这个称呼,就必须提到与之相对的美国“纽约”(New York),这种对称的效果并不是偶然,这源于独立后的美国与当时依然被英国殖民的加拿大之间的一场有趣博弈。New York用“新”这个概念意图让Old York显得低人一头,然而多年之后Old York为了摆脱这种已经深入人心的偏见,最终将城市改名为“多伦多”(Toronto)。快速膨胀的布满摩天大楼的新市中心在老约克镇的西边拔地而起,现在从圣劳伦斯集市望去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新老城区刀刻般的分明界限,无论在多伦多感受过如何的现代大都市风情,都不要忘记这个地方才是多伦多的灵魂所寄。
走到圣劳伦斯集市最有特色的“南集市”门前,看到路边与大门上都悬挂着巨大的红色吊旗,上面写着“No.1 Food Market In The World. National Geographic”。不太清楚NG具体为什么将这里评为“世界第一食品市场”,进去看看似乎格外的有必要。

圣劳伦斯集市里十分松快,区区50多个摊位比起国内的市场来看真是小巫见大巫,但可不要小看了这些摊位所出售的货物,这里可谓搜集了世界上质量最高的精品食材,随便走走看看就能感受到激动人心的生活品质感。

首先我看到了一家水果店Ponesse Foods,花花绿绿的果实让人爱不释手,把个头筛选到一样大似乎只是这些水果店最基本的要求,每个果子看起来都经过了精心的擦拭与抛光一般,那色泽与鲜润程度让人不赶紧塞进嘴里都觉得亏得慌。事实上这些果实并没有经过什么特殊处理,它们生长在精工细作的无污染环境内,长出来就是那么“高端洋气上档次”,所有水果不用洗就可以直接吃。


我在Ponesse Foods水果店拿了三个漂亮的从没吃过的“甜柠檬”向一旁忙碌着摆货的店主问价,这位年纪不小的摊主精神矍铄,表情夸张得像话剧演员一样,他面带笑容的说“只买三个?那一块钱吧~”,这价格实在有那么点出乎意料,6块人民币在北京买三个普通柠檬都够呛吧。我问这位大叔可以和我合个影不?他十分秀逗的跑去拿自己的黑框眼镜带上,说拍照一定要戴这眼镜,然后摆了个可爱的略有些拧吧的表情。


这个时候我注意到水果店的大招牌上居然画着这位大叔戴黑框眼镜的形象,他自豪的指着这幅画上忙碌在红色水果卡车左右的人们说“这个是我大儿子,我边上的那个是我老婆,坐着的那个是我二儿媳妇,最左边的是我弟弟……”。在这忙碌着的幸福的水果家族旁边赫然的写着“Quality &Freshness. A Family Tradition Since 1903”,My God!这家店居然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看着大叔逗趣又幸福的表情,惊诧之余也有一种单纯的幸福感被传递到了我的心里。后来我发现在圣劳伦斯集市里很多小店都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并且很多都把这当成世代相传的家族事业,他们所做的事业 看似渺小但一直温暖着一辈一辈生活在这里的多伦多人。

市场内有趣的细节充斥左右,Ponesse Foods水果店的另一侧占据了一条通道的左半侧,整体装饰成绿色调,而它对面叫Family Foods的蔬菜店则被装饰成了红色。这两家店色调相互呼应,估计店主早已大成了多年的默契,然而两家店中间的过道上悬挂着一个 写着“We’re Two Separate Stores”的牌子,我看了以后不禁会心一笑,原来您两位还知道提醒大家不要混淆啊?谁让你们把两家店布置得那么默契呢?



仔细在市场里转转能发现不少安大略甚至于其他国家地区的“名物”,例如“Kozlik’s”系列黄芥末酱就是世界厨师界知名的加拿大“特产”,这个牌子的芥末酱有数十种不同口味,整个店里就只卖黄芥末一种东西也真是专攻到了极致。



旁边的几家超级丰富的奶酪店里可以找到任何你知道的与不知道的奶酪,这涌发着四溢的奶香的店一定会让喜欢吃奶酪的人流连忘返。我注意到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摆弄一块超大块儿的加拿大产切达奶酪(Cheddar),经询问得知这是一块陈年奶酪,他正在用刮刀刮去奶酪陈放后干腐的粗糙外皮,露出光滑细腻的里层来,之后放在线锯上割成板儿砖大小出售。这位操作熟练的老兄从大块儿奶酪上切下一片来叫我品尝,要说我也吃过不少奶酪,但拿尝到的加拿大的奶酪来说,浓郁的味道与香醇深沉的浓香以及可以媲美瑞士奶酪的口感绝对可以匹敌世界上任何更加传统的奶酪产地。这也许是因为加拿大坚持以绿色环保的理念做为发展农业畜牧业的基础,造就了这世界顶级品质的食材。




当然了,你也可以轻易的找到任何你喜欢的食材,比如肉质上佳的牛排,各种当天进货的海鲜与鱼柳,丰富到让人咂舌的各国调料,顶级品质同时也贵如黄金的黑松露与鱼子酱,标榜着“Toronto’s Best”的小甜饼与面包房等等,虽然店的数目并不算多,但认真逛起来估计三四个小时打不住,要形容成是一座小型食品博物馆也不为过。






在一楼的角落有一家小小的蜂蜜果酱店铺,店主是一位慢悠悠的和蔼老人,他很愿意与客人多聊几句,我们问他是不是也像那些家族店铺一样经营了一辈子蜂蜜,这位老人对自己的过去娓娓道来。原来这位老先生原先居然就读与工作在瑞士洛桑的世界知名酒店管理学院,居然与Puffy同样读的酒店培训专业,老先生和她开玩笑说他们两个人的学校是酒店管理专业上的死对头。

这位老人与中国相当有缘分,曾经很多次来到中国工作,他参与建设北京的第一所星级酒店“建国饭店”并为这家长安街上的地标般的饭店做员工培训工作。说道自己原先在中国的那段日子,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自己在人民大会堂承办国宴的时候,曾经趁宴会厅没别人,用相机自拍了一张自己站在空旷的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里的独照,他还说自己在白宫布置宴会的时候也这么干过,说着这些有趣的往事,老人眼眉之间流露出幸福洋溢的微笑。

然后,他指着高高的放在货架顶端的一张海报,我看到那海报中黑白照片里有三个欧美大美女和一个被簇拥在中间的英俊年轻男人,整张照片看起来就像是50年代的时尚类杂志大片儿的感觉。当老爷子说那照片里的男人就是他自己的时候我们惊诧不已,那原来是他在香港工作的时候酒店拍的宣传照片。

这位老人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过去与在欧美体系内让人羡慕的职业,想必他根本不会有什么经济压力让他必须在这里开小店,然而当我们问他“你现在开这家店是为了什么?”的时候他给了个非常简单但真诚的回答“我就是退休后想找点事儿来忙叨~”。
其实不仅仅是这位老人,我想圣劳伦斯集市的每家店都该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或许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里服务来来往往的顾客,或许将自己家族的百年小店一代一代默默的传递下去。我之前不会想到一个食品市场里还会有这么多看似平凡但感动人心的民间传奇,也不会想到逛市场可以给人带来如此充实的幸福感,市场里不仅仅陈列着世界上品质最好的食材,同时也记录着多伦多的城市历史并承载着多伦多人最纯真的生活感悟与对幸福的解读。
前一篇:日本东西—一日箱根
后一篇:冬游安大略—从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