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口才星小主持幼儿口才育儿 |
分类: 教育 |
小帆现在6岁了,对“买东西”这件事越来越有兴趣,她有个小推车,出门肯定忘不了,而且每次还要带上自己喜欢的娃娃,在装上几颗叮叮当当的硬币,到了超市动不动就上演“买买买“的剧情,不给买就大哭不止......
买?
可是家里同款玩具实!在!太!多!了!!!
玩偶足够堆满娃娃机,积木一箱又一箱,玩具汽车几十辆,成批的恐龙,汪汪队、超级飞侠、变形金刚……同类型不同IP的玩具每样一套……
每次买回来新鲜几天就扔到一旁,要了就给买,孩子会不会觉得得到太容易,就不懂珍惜了?
不买?
孩子眼泪汪汪,可怜巴巴的跟你说:
妈妈,求求你了就给我买了吧。
回家我把我的零花钱分你一半。
这个月我保证只买这一个。
看看价钱貌似也能接受,既然孩子真的很喜欢,不买会不会太残忍?相信有一大波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纠结时刻?
俗话说,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并不是金钱,而是驾驭财富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常常为孩子在公众场合没能完全表达出思想而感到有些遗憾,在孩子的成长中,当众发言是机遇,更是挑战。每逢这时,许多孩子心跳、脸红、不知说什么或者怎么说。口才生涩造成表达欠缺不完整,沟通和交往陷入尴尬境地,导致个人魅力受损,机会也就一闪而逝。
口才,不是艺术特长,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良好的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好的与人交流和沟通。
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有了比较鲜明的自我意识,会明确表达对物品的欲望,也有了一定的攀比心理,逛超市商场“我要”,看别的小朋友有的“我要”,总之她们有的我也要有,有的孩子为了买某件心爱的玩具大哭大闹,不肯离开。很多父母的处理方式不是打一顿就是扔下孩子不管,强制打消孩子的购买念头。
小编觉得,面对孩子“我要买”的情况,应冷静下来及时和孩子沟通,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重复购买并且浪费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适当给予物质奖励,让孩子从辛苦中体验到快乐,从心底欣然接受见到新鲜物品就买的坏习惯。

有没有办法既可以不那么频繁地买买买,还不至于让孩子产生匮乏感呢?我觉得,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作出取舍:当孩子为了某件事跟家长哭闹不止的时候,首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买什么,是真的需要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欲望?和孩子达成共识,一旦形成双方约定,孩子都能很好地遵守。
尊重理解:很多时候,孩子会对父母的拒绝格外抗拒,产生“爸爸妈妈不爱我”,甚至“我不值得拥有”的感受。所以,一定要多引导,多沟通,注意沟通的方式,问题才会得到化解。
偶尔宠溺:偶尔宠溺一下孩子未尝不可,但重点是,不能在娃哭闹的情况下答应。一旦娃以这样的方式得逞,下次就会继续变本加厉。如果孩子是哭闹着要某一个东西,我们反而要越加坚持立场。当孩子特别喜欢某一个东西时,可以给孩子“说服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