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论助人者常乐

(2013-07-15 14:55:50)
标签:

校园

 

http://s13/mw690/6a70074bte1875d04ce3c&690

    我们小时候,一直被教育,要助人为乐,可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助人为乐,到底是为了什么。从单纯的意义来讲,许多孩子认为,助人为乐,其实就是为了得到表扬,为了能让身边的人夸奖自己,这就是助人为乐的目的和意义。

然而,这种认知是错误的,甚至说是扭曲的,根本不能体现助人为乐的目的性和根本性,更别说体现人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了。

我给大家介绍一部中国儿童电视剧《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部剧的第十六集。当你看完后,你就会完全明白,助人为乐的根本到底是什么。我可以很兴奋地告诉你,助人之乐最终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快乐,也为了让身边的人得到快乐。

或许大家到这里后,就会觉得困惑,为什么助人是快乐之本,而不是为了得到荣誉和夸奖呢?

好,我先给大家讲一下,《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里的一段情节,那就是,七妹,艾艾,竹叶青,为了帮助布仔家的小囡不再哭闹,便拿了写有‘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纸条,分别到家里,让来各自的店铺的人都念三遍,以此来让小囡不再夜里哭闹了。结果先生最终给他们的评价是:助人乃快乐之本。这就充分说明了,当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可能因为得到别人的感谢而快乐,别人也会因为你帮助其解决了问题而快乐,而身边受此事影响的人,也会因为事情的解决而感觉到快乐。这恰好说明并证明了,帮助他人的真实意义,其实就是得到快乐。

当然,这个也可以从剧中的袖香,最终帮助易太太和易先生带了小囡,从而小囡也不再哭闹了,易太太和易先生也可以休息好了,袖香也因为带小囡受到重视而快乐了,这样,三方面全因为矛盾得到了解决,并最终都得到了快乐。可以说,三全其美的事,在剧中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就充分向我们证明了,助人的根本是快乐这样一个看似浅显却又难以理解和了解的道理。

实际上,如果我们反衬到现实中的话也是可以理解和认知这样的道理的。

试想想,当你帮助同学度过了难关,你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到了同学的感谢,你是不是心里会很开心,很高兴。这是你因为帮助别人而得到了快乐,这是其一。再者,你的同学因为你的帮助,解决了他的困难,那么对他来讲,自然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轻松,自然而然的,他没有了矛盾和压力,那么对他来讲,实际上他也是得到了快乐。还有,对于老师来讲,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相处融洽,又互相帮助,对他个人来讲,会感觉到教育的成功,为人师的骄傲,自然老师也会从你帮助他人的事件上得到快乐。再讲到你身边的同学,因为你帮助自己的同学,其他的同学就会觉得你是一个热心热情的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与你亲近,那么你身边的朋友多了,交往的圈子广了,自然你就会得到更多的快乐。而其他的同学也会因为与你这样一个爱帮助他人的人交往,也会感觉到自豪和骄傲。那么,这样,看似一件小小的事情,却让你身边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快乐。这是不是很开心而又快乐的事情呢。

当然,好些现实中的故事都会与《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里发生的故事一样,我们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因为热心助人,帮助了他人,而让周围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快乐,那么这种快乐就是传播的,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作用。这种情绪给我们的一种暗示就是,社会需要这种正能量,社会需要这种和谐的风气。

可以说《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里的情节,就如一个拧开思潮大门的钥匙,轻轻一扭,就会让我们霍然开朗,如沐春风。虽然故事情节很简单,可是暗藏着巨大的道理。而这种巨大的道理,却又能让我们在《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轻松幽默诙谐的情节和语言里发现并掌握,实在是《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一大特色。不得不说,这部剧,对中国孩子的教育以及对中国成年人的教育都具有很深的意义。

我不得不说,如果不是《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风靡,我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助人为何会是快乐之本这个道理了。感谢这部剧带给我的感悟和感想,让我这个成年人受益匪浅,得益多多。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