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雨点
小雨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356
  • 关注人气: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2、西安晚报9月22日乡村卖货郎

(2023-09-28 11:22:52)
乡村卖货郎 - 西安晚报数字报|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309/22/content_158846.html
第08版:专题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xawb/img/pdf.png 上一版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xawb/img/mr.jpg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xawb/img/jia.jpg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xawb/img/jian.jpg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xawb/img/lb.jpg 上一篇 下一篇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xawb/img/back.png

 

乡村卖货郎

 

  寇俊杰

  现在各村都有小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就是到城里坐车也很方便,人们买东西再也不用等乡村卖货郞上门了……

  小时候,隔段时间就会听到门外有人吆喝:“酱油、醋、五香粉、味精、针线、镜子……”这样的吆喝没有规律,标准的“卖什么吆喝什么”。但人们一听到这嘹亮的声音,无需听完,就知道卖杂货的来了,于是就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走出家门,特别是小孩子,早已像捕食的麻雀飞到货郎那儿,大多情况下也不一定要什么,就是看个稀奇。

  卖货郞,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衣着朴素,拉着架子车,车上再搭个架子,各种东西高低分明、杂而不乱地摆放着,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锅碗瓢盆,大大小小有近百种东西。这些东西种类多,但数量却不多,每种也就三五件,只有小人书和头花、发卡多一些,而这些又都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也是大人们最乐意给我们买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看书呢?女孩子爱头花、发卡也是人之常情,大人们宁可自己省吃俭用,对孩子都是很大方的。我有很多小人书,就是当时买的,像《桥隆飙》《铁道游击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些书,不知给了我多少快乐的时光。

  架子车上的货品,都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年前会卖鞭炮、红纸,收麦前会卖镰刀、草帽,冬天会卖雪花膏、手套等,可见卖货郎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卖货郎走街串巷,风里来雨里去;到了饭点,往往只吃些自带的干粮,然后到附近人家讨口水喝。但他们一般面色红润、身体硬朗,这也许和他们长期行走、锻炼了身体有关。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我曾见过一个卖货郎,须发皆白,有人问他年龄,说是七十有五了。那时人们生活普遍好了,老人说在家闷得慌,也趁农闲出来转转,不为卖东西,就图活动活动手脚。

  有时候,人们围着货摊,看的问的多,买的却少,卖货郎也不恼,照样不厌其烦地回答人们的问话。架子车周围像个小集市,直到看的人都走了,他才收拾东西,拉着车继续走。有的卖货郎,会收麦子、玉米等,用商品换粮食,然后再到城里卖粮换钱,农家不缺粮食,舍得换不舍得买,这样虽然麻烦,但生意会好一些。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有了代销点,有了商店,卖货郎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那一声声吆喝,也渐渐沉入到记忆深处了,如今不经意间想起,更加怀念曾经被移动杂货铺填满的快乐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