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4、纳雍报5月23日定格在记忆深处的村集

(2022-05-28 13:21:02)
纳雍报电子版
http://www.nayongbao.cn/NyShow.aspx?PaperID=33&mNum=2230&pNum=4
定格在记忆深处的村集
发行时间:2022年5月23日     点击数:19

寇俊杰

 

 写下这个题目,我感到很对不起家乡的方言。那熟悉的、形象的语音,到了纸上就不得不变味儿。村集,在我们那儿应该叫“门外会”,把前两个音连起来,读得快一些,就是mer会,类似于鲁迅笔下的“社戏”。
  村集是在麦收前,村里极重视的,年年都要唱三天大戏,至于唱的什么,我早已记不清了,但地点都是在大队门外的打麦场上。对村集的记忆还有至今仍能听到的一首童谣,常常是老人让小孩子坐在自己的膝盖上,拉着他的小手,前后晃着说:“箩箩锯锯,门外会叫你,杀个鸡,擀肉面,呼噜呼噜吃两碗,大舅吃,二舅看,三舅急得盘哪儿转。”于是,那些年,我们就常盼望着过村集。
  村集还没到,卖水煎包的就提前一天来了。他们支起大熬子和风箱,烧上炭。下午放学时,我们就会看到蓝色的火焰舔着熬子底,老远就能闻到水煎包子的香味,但我们也只能忍着。第二天,我们一放学就和大人来到村集上,父亲也会给我们买上几个水煎包,我们吃着煎得焦黄的、周围还带着焦片的水煎包,真得比过年还要高兴。还有大绿豆,都是煮好的,一分钱一勺子。我们会买上两三勺,倒在手掌心里,一粒一粒地吃着,那味道真香啊!
  吃饱了,我们会花上一分钱,买糖水喝。卖糖水的拿出一个玻璃形的小鸭子,它是空心的,往里面灌上红色的糖水。我们掏出钱,把糖水接过来,噙在嘴里一丝丝地吸着,像喝了琼浆玉液一样。糖水喝完了,玻璃瓶子绝对不舍得扔,留下来灌妈妈和的白糖水喝,仿佛有了小鸭子的玻璃瓶,糖水分外地甜!
  大人们都忙着买收麦时用的农具,镰刀、草帽、木锨、木杈……路的两旁大多摆得都是这些,最多有几家卖布的和卖杂货的,我们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我们吃饱喝足,就到处跑着玩儿。看着比我们大一些的人买琉璃咯嘣儿,“咯嘣咯嘣”,听起来倒是悦耳动听,可是我却不敢买。因为我知道“琉璃咯嘣儿,只耍一会儿”。那是薄玻璃做得像花瓶一样的东西,瓶底极薄,靠人的一呼一吸来振动瓶底的玻璃,让它发声儿。这绝对是个技术活儿,玻璃本身就易碎,再加上振动,更是娇病得不得了。我从小害怕碎玻璃,所以只是看别人吹,吹得好了我羡慕,吹烂了我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没买!
  时过境迁,村集自行消失了十几年了。那些年的村集,只能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