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婚礼变迁史 第13版:副刊 2022年05月17日 德州晚报
http://dzb.dezhoudaily.com/shtml/dzwb/2022/20220517/871644.shtml
我家婚礼变迁史
寇俊杰
婚礼是人一辈子的大事,每家都想办得风风光光,我们是一般家庭,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陆续办了几次婚礼,正好可以代表一般人家的情况,也算是时代的缩影吧!
先说我的父母,他们是五十年代初结的婚,那时虽然解放了,但吃饱肚子还是个难题,结婚那天,父亲和生产队赶马车的人把母亲接过来,买挂最短的鞭炮一放,给看热闹的人撒些瓜子和糖果,在大门口拜过天地就算完事。
我大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结的婚,那时我还小,只记得嫂子是骑着自行车来我们家的,家里来了很多人,有好吃的,晚上还有闹洞房的。贺礼是一张红纸或“只生一个好”的宣传画。哥哥嫂子唯一的结婚照一直夹在相框里,是去照相馆照的,本来是黑白照,只是他们两人的脸被涂成了粉红色,虽然不太自然,但比黑白照漂亮多了。
二姐三姐都是在八十年代结的婚,那时改革开放已好几年了,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二姐嫁到了邻村,三姐嫁到了本村,虽然都不远,但结婚已经用了吉普车,特别是二姐夫在摩托车厂工作,当天,他的几个同事还骑着摩托车在前面开路,吸引了不少人。他们的结婚照是有人拿着照相机在现场拍的,我们家的相框里有五六张,都是彩色的,但那时还没有婚纱。宴席上有了鸡肉、鱼肉,这些都是过年也难吃上的东西。
二哥和我是在九十年代结的婚,他是在九十年代初,我是在九十年代末,我和他最大的区别就是我结婚时不但有照相的,还有录像的,所以哥哥姐姐都很羡慕我,因为只有我最先把结婚的场面用音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还有,就是只有我是在县城结的婚,那时虽说借了不少钱,但我和妻子工作在县城,就在县城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在酒店设的宴席,有了整套的婚纱照和专业的司仪。
我这一辈人都结完了婚,然后就轮到下一辈人了。我外甥是在新世纪结的婚,姐姐姐夫半年前就为他们在县城最豪华的酒店定下了宴席。他们宗亲一大家子人多,结婚那天更是热闹非凡,不管是车队还是酒席,不管是仪式还是场面,都比我们这辈人强得太多了。
2010年后,我的侄女、外甥女、侄子等陆续结婚,他们的婚礼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录像设备更先进了,能传到我们的手机上,大家都能看。婚礼的布置更讲究了,迎亲的车队更长了,车也更高档了……
去年,我们刚过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今年我们又将迎来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年来,婚礼的变化只是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的一个缩影,试想一下,我们的衣食住行用,哪一样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