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致星
郭致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23
  • 关注人气:1,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险演变成问题,问题总是反复发生!怎么破?

(2019-05-27 09:48:44)
标签:

技法

管法

心法

项目管理实践三法

郭致星

分类: 郭老师作品

敲黑板划重点: 

1. 不信邪,就会中邪!不重视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2. 意识到风险时,为时已晚。项目风险管理的失败常自于对风险的感知不足。

3. “抓凶手”的文化是风险管理的大敌,每次风险事件的发生都会得到一次强化。

一位杭州老总听我的课,告诉我遇到的“郁闷”。他的公司上了一条新生产线,工艺装备是在法国制造的,在计划发运前两天,航空公司发生罢工。所有货运业务暂停,他不得不寻找其他承运人。他花了一段时间才找到一个替代承运人,产生多余费用不说,延期导致的间接损失更多。

前期他能否预料到这个风险,不得而知。假设有专业的风险管理,那么他应该怎么做?提前安排替代的承运人?提前起运,以便通过海路运输,而不是空运?

风险演变成问题,问题总是反复发生!怎么破?

我不止一次地见过,工程师们倾注全力于某个设计,而这个设计是完全不能发挥作用的。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不能发挥作用的可能性!这可能仅仅是因为考虑设计可能无法发挥作用,就等于承认自己很容易犯错误。完美主义者是不敢承认自己会犯错误的。既然他们“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遇到问题的工程师们经常陷入恐慌,可能不得不从头再来。自然,这种返工会对项目产生严重影响。

当然不是在提倡对风险的畏惧态度,甚至于不敢做项目。我提倡对识别出来的风险加以科学管理。还必须说的是,采用忽视风险的“能行”式管理方法,就是项目误管理。


01不信邪,就会中邪!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风险管理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国内更甚。

1.你怎么看到的全是问题,是不是你有问题啊?

姬贵宝是某研究院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经常参与该研究院项目方案的专家评审工作。每次参与评审,他总是从风险管理的专业角度提出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醒项目实施人员们注意。

最初,大家还觉得姬先生表达的是专业观点,提供的是专业视角。可是,他每次都提“问题”,有人开始不太欢迎他了。有一位副院长甚至直接指出:“在我们看来天下都很太平,你怎么看到的全是问题,是不是你有问题啊?”

风险演变成问题,问题总是反复发生!怎么破?

许多管理人员都赞同这种管理方式,那些对达成目标表示担心的人,会被贴上牢骚者或是更糟糕的标签。说白了,他们“不信邪”!这些人还会被告知,如果他们办不到,那么管理层会另外找能办到的人。

面对真正的风险时,有勇无谋与采用科学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不重视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2.证明风险管理的价值!

我曾担任了在国内某市举办的某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项目风险管理顾问,国际奥委会要求必须分阶段实施风险管理工作,并开展阶段性风险评估;不通过阶段性评估,下一阶段的工作不得启动。

参加第一阶段评估时,该赛事组委会相关领导还比较重视。第二阶段评估时,赛事组委会的一位领导在会后问我:“你们每次都给我们安排这么多工作,还产生了这么多费用;怎么证明增加这么多工作、花掉这么多经费的价值呢?”

风险演变成问题,问题总是反复发生!怎么破?

我还真无法回答了。

 

不发生点“事儿”我们无法证明风险管理的价值,可是发生了点“事儿”就证明我们风险管理失败了!这是一个死循环,“不信邪”的思维模式让国人不重视管理。


02意识到风险时,为时已晚

1.青蛙能拯救自己吗?

一群青蛙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大池塘的一角。

池塘的另一边是一片睡莲。

它们的生活都是如此平静恬适,相安无事。青蛙们偶尔还游到睡莲那边,跳到睡莲那舒展的叶片上嬉戏。

一天,池塘里面流进了一些刺激睡莲生长的化学污染物,它们可以让睡莲每24小时增长一倍。

这对青蛙而言是个问题,因为如果睡莲覆盖了整个池塘,它们就将无处容身了。

如果睡莲可以在50天内覆盖整个池塘,而青蛙有一种阻止睡莲生长的方法,但是需要花10天时间来将这个方法付诸实施。那么,什么时候池塘会被覆盖一半?在池塘被睡莲覆盖的面积达到多少时,青蛙才有可能采取行动去挽救它们自己?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如果睡莲50天覆盖池塘,而且它们每天增长一倍,那么第49天结束的时候,池塘就将被遮盖掉一半——而不是在第25天。因为这种增长是指数级增长,而不是线性增长。

对于指数级增长而言,开始的时候非常缓慢,一旦指数增长开始表现出要快速增长的迹象,它的增长速度就非常快。因此,第二个问题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上面指出,青蛙们可以阻止睡莲的增长,但是需要10天时间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如果它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收到效果,则最迟要在第40天结束之前开始行动。那么,第40天的时候池塘会被睡莲覆盖掉多少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倒推。我们知道,到第50天结束时,池塘会被睡莲完全覆盖;第49天,池塘将被覆盖1/2;第48天,被覆盖(1/2)2=1/4;第47天,被覆盖( 1/2)3=1/8;……在第40天结束时,也就是青蛙们能够采取行动的最晚时间,池塘被睡莲覆盖了( 1/2)10。

( 1/2)10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数字——约0.00098,不到千分之一。这意味着,如果青蛙们想要避免陷入无处容身的危险境地,它们得在睡莲所覆盖的面积还不到整个池塘的千分之一时就采取行动。也就是说,它们必须对在很远的地方发生的非常非常小的事情保持足够的警惕,并及时采取行动。如果它们在危险已经降临——比如,它们突然发现睡莲已经覆盖了池塘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一半——之前没有采取行动,那么,一切都晚了。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按照系统思考的观点,指数级增长是成长系统的自然行为。在初期,它增长得如此缓慢,以至于你很难注意到它的增长。但是,突然之间,它就可能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使局面逆转,无可挽回。

 

风险演变成问题,问题总是反复发生!怎么破?

可见,项目风险管理的失败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对风险的感知不足。我们经常听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开始,蚁穴很小,非常不明显,但它发展得很快,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并被堵住,蚁穴就可能迅速扩大,从而酿成灾难。


03建设积极的风险文化

风险是一个好的、要持续使用的“工具”。因为每个项目都是不同的,风险也不同,因此应对措施需要灵活、管用。

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应该是具体、简单且被干系人认可的方法。因此,项目经理应该测量风险管理程序对团队接受和运用过程能力的大小。因此,标准和模式的使用能让团队成员解放出来,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具体问题上,避免时间、资源的浪费。

很明显,组织文化能影响人们如何处理风险和问题。

1.“抓凶手”的文化是风险管理的大敌

有的项目组织强调事实证据,解决困难。有的组织形成了“抓凶手”的文化,具体表现为常指责他人,即使问题是在个人控制能力之外。这些都会带来了保守的风险回避行为,促进了保守的风险文化的形成,其模式下图所示。最终的结果是组织会遭受伤害。

 

风险演变成问题,问题总是反复发生!怎么破?

组织保守的风险文化常让成员之间变得互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会导致好决策也被否决。

“我可能要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外做出判断”“我要承担责任”的恐惧感常导致回避或远离风险事件,当然也常常将风险事件转移给其他人。

2.每次风险事件的发生都会得到一次强化

冲突规避行为会增强不信任的文化,在技术型组织中尤为普遍。该模式是:人们通常很忙,只关注自己个人能力以及控制领域,也称之为个人舒适领域。他们规避跨职能问题,因为他们害怕显露能力不足。遇到问题,人们会表现得愤怒和紧张,责备其他人或组织。这导致恶性竞争和相互猜忌。因为回避和不信任的根本问题不能得到解决,这种周期仍会反复。而且,在每一次风险事件发生后得到一次强化。

成功的企业和管理层明白:考虑风险对他们的成功很重要。没有一个组织能在不做任何风险分析的情况下取得进步和成功。

请记住:

  • 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的侥幸心理。

  • 不认真对待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荐课!来点干货   

这不是一套听过貌似懂了、然后一笑而过的哗众取宠之作,我们本着朴实、真实、务实的方式,力求深度提升项目管理的硬功夫、软实力,一起拓宽职业生涯、走出困惑。   

咱们彼此搭个肩膀,共同探索和解决工作生活中更多的未知项。 
下属知道的事,只有10%会反馈给上级

【配套书籍】《项目管理实践三法》,郭致星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12   

下属知道的事,只有10%会反馈给上级

本文作者 | 郭致星   

本期编辑 小圱   

参考文献 | “项目管理实践三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