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术专家型管理者未必有更多优势:技术出身管理者的“舍得”智慧

(2017-01-12 11:22:43)
标签:

做项目不得不这么干

郭致星

项目管理

舍得

从技术走向管理

分类: 郭老师谈职业生涯

很多从技术出身走向管理的人非常看重要做的事,既想在曾经让自己引以为豪的技术领域出类拔萃,又想把管理做得很棒,遇到困难身先士卒,只要自己懂,通常会亲自去解决,同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并树立自己的威望。

 

一个常见现象是,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会沉迷于技术细节,大量时间花在学习新技术或者一头闷在解决技术难题上;

 

“告诉你怎么干,还不如我自己干更容易”是技术专家型项目经理们常说的一句话,尤其是他们看到项目组成员中有人的工作令人不满,而这项工作又恰恰是自己老本行时更是如此。由于对结果不满意,就亲自动手来代替之。第一次“我来”,第二次“我来”……做着、做着就成为了甩不掉的工作!

 

必须告诉这些项目经理,判断项目经理工作是否有效的标准是项目组的绩效而不是他/她个人做了哪些工作。项目组的业绩就是项目经理的业绩;反之,项目组的过错也就是项目经理的过错。项目经理应侧重于“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像技术人员那样侧重于“把事情做对”。

 

对于技术专家型项目经理来说,他们曾经是技术专家。换句话说,有相当多(如果不是绝大部分)人成为项目经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具备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某项技术,且技术水平较高。换句话说,当初正是因为自己的技术很棒,才有机会得到管理职位。“技而优则仕”是国人文化的一部分。

 

由技术专家来对项目组进行管理有明显的优势:他们熟悉本专业技术,因此不至于犯技术上的低级错误;能够指导下属的专业工作;易于和在项目组中占大多数的成员(大多为专业人员)沟通并在他们中树立威信等等。

 

然而,这些技术专家型项目经理所拥有的优势中也隐藏杀机:懂得项目所需要的某种专业技术性工作并不一定是他们最大的优点,相反有可能会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原先他们还懂得怎样把全部分内的技术性工作做得出色,但是现在突然间他们只懂得项目全部工作的某一部分,而常常不懂得怎样去做非本专业的其余十几个、几十个工作。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常常会以技术人员的心态去处理团队管理问题,而不明白完成技术工作与管理项目组之间存在很多本质的区别。

 

研究表明,在现实工作中,由技术专家走上管理岗位的人员所持有的心态中,有70%仍然是技术人员心态。正如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博士所说:“有很多人愿意成为管理者,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愿意去管理。”

 

很多技术背景的管理者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远离了技术便没有安全感,但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几乎没办法做好管理。

 

成为管理者的那一刻起,请无论如何时刻记住:

1.能走向管理岗位,你所掌握的技术确实起到了主导作用。

2.但走上管理岗位后,能稳定地拥有管理职位(甚至有机会进一步升迁),绝不是因为你的技术很棒,而是你的管理能力很强。

3.另一方面,哪一天如果你被从管理岗位换下来,那也绝不是因为你的技术水平不够,而是你的管理能力达不到要求。

 

当然,这并不是要大家完全放弃技术,因为掌握一定的技术对搞好管理是很有帮助的,而是要求大家不要再像之前从事技术工作时那样执著和痴狂。

 

我经常要求项目经理们懂得舍得,也经常让大家如何看待舍得

有人说,“舍得”是敢于和勇于放弃一些东西。

也有人说,“舍得”是为人大方、不计较。

……

其实,“舍得”是一个词,更是两个字。作为一个词,舍得指愿意付出,不吝惜。作为两个字, 就是“舍弃”与“获得”;只有学会“舍”才可能“得”。

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多舍多得,少舍少得,不舍不得!

 

 “鱼”和“熊掌”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可兼得,技术背景项目经理们一定要学会“舍得”!

 

事实上,“舍得”也是时间管理的智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用不完的时间,只有做不完的事情,只有放弃某些事不做,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多做更有效率和价值的事情。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严禁转载】【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