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作共育兴

(2024-10-25 05:04:29)
分类: 教育篇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家长们遇见三中,又将收获别样的温暖与感动。

926日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昆明三中初2027届迎来了家长开放日,一场面对面心连心的交流有序开展。我们诚挚地邀请初一年级部分家长代表走进三中校园,分享孩子的快乐,见证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度过一段难忘的美好时光。

我们深知,教育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家校沟通,携手共育的历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与支持。本次家长开放日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孩子校园生活的机会,让您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氛围、成长环境,与孩子共同分享校园生活的点滴快乐,见证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与成长。清晨,阳光洒满校园,伴随着朗朗读书声,家长们有序走进教室,感受孩子们朝气蓬勃的学习状态。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同学们朗朗书声,何尝不是他们少年凌云志最具象化的誓言。

随后,在学校历史教师严诗茹的引导下,家长们漫步在三中悠长而庄重校史长廊,感受昆明三中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烽火三中,青春激昂。家长们驻足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张张发展蓝图面前,深切感受昆明三中艰辛奋斗、发展壮大的百年辉煌历程。这里承载着无数校友青春激昂的回忆,也将激励着孩子们在三中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努力拼搏,书写属于新一代三中人的辉煌。

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主阵地。家长们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一同听课,亲身感受老师们的循循善诱和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百家争鸣”“唇枪舌剑。学生是充满灵气的,在真实、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中,才能细致呵护每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孩子。你看,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双双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眼睛也鼓舞着老师们奏出一曲律动极强的课堂交响乐。

秋日暖阳燃活力,舞动青春正少年。活力满满的课间操时间到了!同学们随着昂扬的口号激情入场一丝不苟的展示着每一个动作。一伸手、一抬腿,一蹦跳,每一式都刚劲有力、整齐划一。无论是动作、力度还是节奏、精神面貌都彰显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和飞扬激情,以自己的朝气与活力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动作中充满自信,微笑中洋溢着快乐。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欢呼声,和着音乐的节拍,孩子们用青春热情与活力点燃了整个校园。家长朋友们也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为孩子们定格住这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座谈会上,老师们与家长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点滴。家长朋友们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们也耐心地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给出建议,引导家长们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听取了家长们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学校通过家长们的反馈,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与家长携手共进,才能共同为孩子打造一个更有利于成长的教育环境。

踏入食堂,那满目的饭菜共同构成了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丰盛多样的菜品相互交织,就如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轻抿一口,不仅可独享此刻美食对味蕾的满足,满满也是家的味道。家长朋友们和各班班主任共同进餐,感受三中的美食带给味蕾的享受。从方方面面爱学生,三中从来都是认真的。

在学校教育进程中,家长的意见反馈表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家长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看法与期望。受邀的家长们在活动结束后欣然写下意见反馈表,有收获有感动,有反思有改进,有建议有掌声。学校高度重视家长们的意见反馈表,秉持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初一年级的老师们也第一时间耐心分析家长们的意见表。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长对于三中课堂的认可与赞许,对三中教育理念的认同与支持,对三中学习生活的肯定与表扬,对三中未来发展的建议与期待……字字句句皆为家长们情真意切的由衷之言,这无疑是对三中教育工作最大的肯定与支持!

家长同仁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三中一直秉持修己安人,琢玉成器的育人初心,担起民族复兴的育人使命。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三中与家长就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孩子的成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助力学校将育人之绳加固,形成最稳定的合力,精心雕琢着每一块璞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以另一种形式再会,便是那山花浪漫时,顶峰见。(昆明市第三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景二首
后一篇:改进教学新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