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树立信心
(2024-09-29 04:40:41)分类: 教师篇 |
自信是成功的奠基石。后进生缺乏自信,转化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之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教师只要在一言一行中表示出的排斥和歧视的意味,后进生都能敏锐地感觉到,都会让他们本就不自信的心理更加自卑,更甚开始自暴自弃,觉得连教师都放弃了他们。
因此,转化后进生的首要任务是尊重他们,让他们获得最基本的自尊与自信,要让每一个人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与欢迎的,是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尊重的基础是包容,对于学生民族、性别、家庭背景、智力因素、领悟能力等等不同的包容;包容的基础是理解,对于“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理解。只有这样,当教师首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学生。” 很多教师不肯蹲下身来倾听学生心中的想法,切实了解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不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缺乏对他们应有的理解。后进生在学习上有挫败感,在心理上就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因为他们平时听到的更多是批评,感受到的更多是不满,他们内心缺乏关爱,尤其是教师的。因此,这个时候教师的爱护和关心对于后进生来说尤为重要。这个时候教师真诚的、适当的关心对于后进生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露”,他们内心会特别感激,这份感激也会成为他们自我激励的动力。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交际工具如QQ、微博、微信等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行为,及时地给予关心和问候,这会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每时每刻的点滴的爱与关怀,长期下去就能融化他们的自卑心。教师还应引导后进生消除与其他同学敌对紧张的不良清绪,鼓励他们大胆地与其他同学交往,同时也鼓励其他同学真诚主动地与他们交往,互帮互助,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找寻集体的归属感。
分层作业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共享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多方位的教学合作,以此为例。
1、分层作业的内涵。实施分层作业,首先要将学生按现有基础情况和已有的接受能力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知识技能掌握较好,领悟力较强的学生;B层为知识技能掌握一般,领悟力一般的学生;C层为知识技能掌握较差,领悟力较弱的学生;再将作业按难度分成相应的难度等级,最后布置给难度等级相对应的学生。“分层作业设计中对学生、作业、评价分层,摒弃了传统作业形式的‘一刀切’,正是尊重学生差异、选择性的体现”;同时也积极响应并落实了全纳教育“尊重差异,拒绝排斥,促进参与”的主要理念。
(昆明经开区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