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撑风帆
(2024-09-10 05:41:28)分类: 教师篇 |
心态是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那么让他到纽约去吧,那里是地狱。”区别地狱和天堂的尺度,其实就在自己的心里,这就是所谓的心态问题——对于心态积极的人来说,那里就是天堂,而对于心态消极的人来说,那里毫无疑问就是一个地狱。反思我们,作为教师,怎样看待我们的学生,很多时候其实也取决于我们的心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含义应该是教师以健康的心灵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和规范的行为教育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健康良好的心态也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良好心态的形成。
教师的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而且工作压力很大,每天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几年甚至几十年“重复”那些知识。为此,有时难免会觉得工作太累了,当教师太苦了,进而失去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出现了作为一个教师不应有的焦躁情绪。不能以一种冷静、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导致师生关系失去了“平横”,却没有静下心来反思: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享受生活?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学生?
一、
心态真的那么重要吗?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就跟着改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命运。
“方寸蜗居,一盏淡茶,物换星移以至青丝染霜华。”这是我们教师职业的真实写照。然而面对金钱、名利、物欲横流的时代,当我们遭遇失意、遭遇诱惑、遭遇教学的挫折与无奈时,我们务必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够坚守这方净土,把挚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位学生。有位哲人说得好:“人生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老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玫瑰园,却偏偏不去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花。”
对于我们来说,孩子就是那“窗口的玫瑰”。送走昨天,迎来明天最好的礼品,难道不就是去不断浇灌我们心中的玫瑰吗?我们一定要清楚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面对那些会令我们烦心的学生、考试、成绩、压力等等,如果我们换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应对,那么结果会大不相同!一旦摆正了心态,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他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有各自的长处,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肯定。而不会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理解他们的做法,不分析出错的原因,不采取恰当得措施,只是一味地指责或埋怨,“一棒子把学生打死。”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会使师生关系僵化,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一个冷若冰霜的教师所教的学生会是怎样。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了爱就会让学生获得无穷地力量;有了爱就会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有了爱,就会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生尽管小,但是“冷暖自知”,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会珍惜教师的这份信任和期盼。
二、爱在心中,展现微笑
有一则广告宣传语:“它不费什么,但产生许多。它使得者获益,给者不损。它发生于转瞬间,而对它的记忆有时永远存在。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它,没有人穷得没有它。它能产生快乐,产生信任。它就是微笑。”生命苦短,应用“乐观”去占领。
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微笑,特别是当要进教室时,要调整心态,振作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拥有一份好心情。这样既利自身的身心健康,又利于面对的对象学生。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微笑是一种亲切无形的资源,每一个人都拥有它,我们不能将它藏于心底,而应充分认识它的珍贵价值,运用它的魅力,去创造奇迹。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烈说,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所以,要想让所有的孩子爱你,让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成为你的现实,就必须自己学会微笑并使用微笑。
总之,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钥匙。在任何学生面前,教师都不应该吝惜自己的笑容,都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阳光的面容对待我们的工作、对待我们的课堂、对待我们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三、爱在心中,善于鼓励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喜欢一些美好的事物,老师也是一样,对成绩好或是守纪律的学生总是有些偏爱,这无可厚非,但是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成绩和表现不佳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在这些后进生表现差强人意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将错误全部归于他们。于漪老师认为,老师的不公可能会引起学生之间的互相排斥,进而影响到一个集体的凝聚力,所以,一个老师要尽量做到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团结一致。而要使爱的教育真正具有公正性,教师就必须具有一颗无私的心,要随时随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有人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世上没有坏孩子”。其实,这说得不无道理。在批评中长大的学生,往往会养成自卑、指责、挑剔的习性;在表扬中长大的学生,则会养成自信、欣赏、合作的习性。哲人们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野草之所以是野草,是因为它是价值没能被发现的植物。”所以我们要用鼓励去发现我们的学生,蹲下来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在充满宽容和鼓励的气氛中,让我们的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作为教师,无论何时何地,要想点燃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就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有一个小朋友把一张白纸用黑笔涂得漆黑一片,谁也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但当这位老师面对这幅画时没有训斥没有责骂,而是鼓励他说:“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啊?”小朋友一本正经的说:“在一片大树林中,有许多小动物,他们聚在一起,非常高兴,又是唱歌又是跳舞,他们唱累了,跳累了,太阳下山了,天黑了,他们就睡觉了……所以就漆黑一片”。老师吃惊的赞叹:“孩子你真不简单。” 谁能想到这幅画有那么精彩的内涵,如果没有鼓励,孩子可能不敢说,也可能孩子的大胆想象力就被束缚了。又何谈教好他呢?所以说鼓励要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和细微之处入手。如果教师的鼓励做到了“润物细无声”,那将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和巨大的信心。
鼓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意。让我们的口袋里揣满了“高帽子”再走进课堂,因为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因此,教师的心态对教育教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心态能帮助我们应付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保持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旺盛的斗志;而不良的心态,如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创造性等,则必然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对教育工作产生负效应。
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调整情绪;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是我们可以展现笑容;也许我们不能扭转外部的乾坤,但是我们绝对可以把握自己的心态。教什么样的书和做什么样的教师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海子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如果你还在抱怨,你不但会错过今天,也许还会错过明天。只有掌好心态的舵,撑起微笑与鼓励的风帆,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昆明官渡区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