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影响深远
| 分类: 家长篇 |
§
可以说俞敏洪是在母亲的推动下考上北大,第一次失败,死了心的他回到农村种地,然而母亲却没有死心;第二次是母亲硬把他塞进学校当代课老师,教初一学生英语,这个经历促使他再次参加高考;第三次是他的母亲听说县里有个高考培训班,于是一个人去县城,找了三天三夜才找到培训班老师,回来的时候,正遇暴雨天气,摔进沟里好几次,满身泥泞。母亲当时狼狈的模样,成为俞敏洪最直接的学习动力,他拼命努力一年,最终如愿考上北大。同样是家境贫困的董宇辉,他的妈妈借钱为他交学费;大学毕业后,他在两份高薪工作中摇摆不定,父亲一句“真正的工作应该是创造价值的工作”击碎了他的迷茫,为他的职业选择指明方向。同样家境贫寒的两个人,却在父母的引领下,拓宽了生命的广度。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边界。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
无论当时还是眼下,她的父母永远都是她坚定的支持者,他们始终觉得孩子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虽因生活所迫,无法长伴女儿左右,但他们却给予了女儿无限的接纳和理解。与之相反的北大神童张炘炀,16岁就考入北航成为了一名博士。原本手持一手好牌,谁能想到竟因父母的三次阻拦,无奈选择躺平,就连网友都忍不住吐槽:“张家祖坟冒了3次青烟,愣是被父母盖得严严实实。”
“寒门之女”以非凡之志,突破底层和闭塞之限,逆天改命;“天之骄子”却难抵父母意志,黯淡跌落神坛,其辉煌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家庭教育真正的差距,其实是父母格局和认知所拉开的鸿沟。格局有高低之分,认知有好坏之分,结果也千差万别,孩子的一生,都在为父母的认知买单。不由得让人感慨: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人生结局。
(作者 木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