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微故事
(2024-08-27 07:10:06)分类: 散文篇 |
记得刚来到本校,我刚接手了3年级班体育教学时。以我的经验,只有给学生留下“严肃”的第一印象才能镇住他们。然而当我看到那一张张稚气、活泼的小脸时,我不禁为自己准备了多时的那副表情而感到后悔。他们的身躯还是如此的娇小,他们的声音还是如此的稚嫩。我恍然大悟,我面对的仅仅是一群孩子。我一时不知所措,只得露出了微笑,孩子们见我笑了,就本能地活跃起来,都想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新老师。我与孩子们交流的很快乐。我一边上着课,一边心中在纳闷,我今天是怎么了?这是在上课吗?我是不是笑得太多了?可一见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那以前上课一直板着的脸,就完全被他们融化了。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便随口问了。“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上什么课呀?”刚问完,小孩子就争着回答。“我喜欢语文”“我喜欢英语”“体育”课等等,各种各样的答案都有。从我的眼角里看到一个小朋友坏坏的笑着,还把一只小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断说着“我来说,我来说!”我没有犹豫便叫他站起来回答。他快速站起来,给了我一个神秘的笑容,说“老师,你蹲下来,我告诉你。”我居然很听话地蹲下来,“我最喜欢下课,可下课那么短,上课那么长!”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下课多么短,上课多么长。他刚说完教室里便开始有些闹哄哄的,我只听见,“对的对的,我也喜欢下课。”还有的笑,有的附和,有的讨论。我重新直起身子,又叫了几个小朋友起来回答。然而,第一个小朋友那句简短的回答却一直回响在我的耳边。是啊,他们才多大啊!玩是孩子的天性,老师也得尊重孩子的天性。我突然觉得自己太不了解他们了,真该多蹲下来听听他们的心声。老师在孩子们的眼里永远是那么的威严,那么的不可接近,也永远在学生面前树立着“高大”的形象,使得孩子们对老师多多少少有几分畏惧。然而老师要的不是孩子们的畏惧,老师要的是他们的快乐成长。我想老师真该蹲下来,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朋友,用心去聆听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正融入到他们中间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平等、民主、快乐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我似乎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方向,也更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由此,我不由得联想到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以及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等,今天的教育不再崇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教师不能只是站在三尺讲台上高高在上地“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是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合作者,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一起活动,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