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在育习惯

(2024-08-07 07:05:21)
分类: 家长篇

一大早催十遍,孩子也磨磨蹭蹭出不了门,你恨不能摔门先走;忙一天回家,看娃写作业是又累又气,但也不敢有一点懈怠;每天睁开眼就是忙,像个被抽打的陀螺,围着孩子转个不停。然而,生活再辛苦你也能扛。扛不住的,还是孩子学习上落了后,成绩上没起色。有人疑惑:为什么中国家长这么累,还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有个回答一针见血:因为大家都把教育的顺序搞反了。
恰如波兰作家莱蒙特所言:“一切事物都是有顺序的,如果没有顺序,那就会出错。”无论是孩子的成长还是学习,逻辑错了,结果一定是错。

避免只讲大道理,不抓小习惯。高考成绩公布后,武汉三中的张煜东,登上热搜。他说,自己的天赋一般,能拿708的高分全因习惯。而这些习惯,都是在父母引导下,从小建立起来的。听他这么说,不少家长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好像用错了功夫。天天和孩子讲道理,却忽略了习惯上的培养。听过一句话,“塑造人的不是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一贯坚持做的事。”《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作者就曾建议,以下这5种习惯,务必帮孩子养成。

1、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整。建立学习进度笔记本,每天提醒孩子打卡,记录或是回顾。
    2、不断探索的习惯:多范围涉猎,跨领域探索,一步步扩大认知边界。建立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文档,每周和孩子尝试一件新事物。
    3、自我更新的习惯:对知识进行联系、推敲、质疑和发展,及时更新头脑。从一个知识点开始拓展,画一张“知识点思维导图”,之后随时添加新内容。
    4、学以致用的习惯:把书本上的理论,拿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验证和巩固。和孩子一起动手,创作一本《生活行为指南》,用行动融合所学的知识。
    5、处理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帮孩子增强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手机上建立收藏夹,教孩子分类整理出各学科的资料和考试讯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同学聚一起
后一篇:读史书得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