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的尝试
(2024-06-29 08:44:26)分类: 教师篇 |
(一)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家访
1、放下教师的架子,对他们平等相待。教室须知,学生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为了缩小与中等生之间的差距,实现有效的沟通,教师要摆平自己的位置,放下自己的架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关注中等生,用真诚的爱唤起他们的热情。师生之间的沟通贵在真诚。
3、换位思考。每个人由于各自的家庭出身,社会环境,还有智力因素等的不同,学习成绩有好有坏。教师须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作为一个教师,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中等生的困扰,不能为因为他们的平凡而看不起他们。
4、进行家访。在取得中等生和家长的同意下,教师主动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了解实际情况。
(二)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1、培养兴趣
培养兴趣是阅读的第一步。兴趣是阅读的源泉,只有喜欢读的书,才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还可以跟随自己喜欢的作家或读者在社交平台交流,获取更广泛的阅读信息和心得。
2、坚持阅读
阅读是一项需要坚持的活动,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有效的阅读效果。小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适度安排阅读时间,保证每日有规律地阅读。例如,每天睡前一小时的阅读,都是比较合理有效的计划。同时,阅读过程中应注重效率,避免过分消耗时间在无意义的细枝末节上。
3、亲子共读,营造书香氛围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如果家长进门就看电视、玩电脑,孩子又怎么有心思看书呢?家长应坚持每日亲子阅读半小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更加浓郁,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就让教师、家长携起手来,将孩子领进书的殿堂,让书籍带领孩子遨游知识的海洋。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中等生的培养,认真分析中等生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中等生的语文成绩。(昆明市官渡区李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