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要能力
(2024-06-09 11:12:39)分类: 教育篇 |
一、深度阅读能力。能读懂世界的孩子当然不会是井底之蛙。看到一篇肖川写的《深度阅读与善于积累》,知晓了一节好课要真诚、深刻、丰富,更深深明白:真正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一定要精读一定量的好书,要潜心阅读而且要烂熟于心。要建立一个可以攻守自如的平台,要纺织好一个很好的认知框架,那么任何知识进去了,都有捕捉的能力,有解读消化的能力,这就是有赖于深度阅读。真是说得很道理,深度阅读有助于人格塑造。正如哲学家笛卡尔所说:“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深度阅读就像是用杰出的人的智慧来启迪自己,一个人的一生其实非常短暂,如果不抓紧时间多读读前人留下的经典,多和过去杰出的人‘谈谈话’,我们真的可能会错过许多人类精神世界那一片片瑰丽的风景。通过深度阅读优秀经典,才能将其中的思想、情怀与智慧,一点一滴地吸收并渐渐转化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
二、逻辑思考能力。学会分析问题不要做书里等答案的书签。“逻辑思维是孩子日后学习写作和数学的基础智力。”据专家介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究感受性,容易陷入情绪而影响思考能力。逻辑讲求思维从准确的概念理解入手,遵循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的方法,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更理性、有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通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孩子从小对相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并尊重孩子个体的差异,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主见的孩子不只不过是会走路的书柜。安徒生童话《国王的新衣》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其实它是蕴藏着不少人生道理。我们又知道多少呢?这本书的结局,是因为孩子的诚实,国王最后知道了真相,但还是基于面子,国王继续巡游,臣子继续扮懵。但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为什么只有小孩一人敢于揭穿骗局?难度是因为他的天真纯洁、无私无畏、不懂世故?以上的提问,深深刺激了本人的思考,令本人想到生活中有不少问题和现象是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去探讨。
四、高阶写作能力。手握笔杆的孩子才有让思想发生的力量。优秀的写作能力并不是一种天赋。当然,托尔斯泰、莎士比亚、萨尔曼•拉什迪及伊莎贝尔阿连德这些大师之所以如此突出就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赋,一种来自于性格、阅历及信仰的天资。但是,准确地驾驭写作文字这样一种能力则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和其他所有技巧一样,是后天培养的。
五、团队协作能力。懂的团队合作的孩子将来才能成为团队的领袖。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俩个和尚抢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俩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俩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作者 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