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律
(2024-05-26 07:13:52)分类: 教育篇 |
谢志鹏校长提到,一个优秀的孩子必然是自律的,而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我校校训“行有矩,思无界”,正是要求我们一言一行皆有规矩,在方圆中守中正;思考思想无边界限制,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道。
而孩子们由于受年龄、认知、生活阅历、家庭及社会影响,世界观人生观没有完全形成,缺乏正确判断与独立思考的能力,难于做到自律约束其言行,就需要“他律”的帮助。“他律”就是一个字:盯,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合力,在日常德育过程中形成持续的监督,营造团队的氛围,以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久久之功塑稳定品行。
那我们应该怎样“盯”好学生的行为举止呢?谢校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抓好以下方面:
知规矩。向学生说清楚讲明白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能为。只有在知道明白的基础上才能为规范今后的言行做好保障。
细督促。各位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跑偏现象,并适时纠正不良的习惯。
讲方法。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引导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
创氛围。我们现代学校教育与我国古代私塾相比,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优势,就是由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变为了一群人的学习成长。在团队中学习成长更能发挥集体的约束与激励作用,榜样的力量是非常耀眼的,可以激励引导团队中的其他人,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常念叨。学生一个好习惯的培养,背后是教育者默默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时间的沉淀和时间的见证,所以在这条修行路上,我们的教师多帮帮孩子,不要嫌麻烦,多在他们耳边念叨着,潜移默化地改造他们的思想与行为。
共成长。在自律这条路上,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举止的过程中,我们身为人师,更要做好一个榜样,督促学生进步的同时自己也不要忘了继续向前努力。
最后,谢志鹏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殷切期望,盯是一种监督,盯是一种提醒,盯也是一种引导。盯住日常,盯住细节,从管理走向引导,让孩子由他律走向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