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问技巧探究

(2024-05-03 07:59:49)
分类: 教师篇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而且更要注重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小学教学常用的方法很多,比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问答法等,其中问答法即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普遍使用的方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认知心理学也提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完整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通常有三种提问的方式: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二是学生向教师提问;三是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在第一种方式。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从研究缘由与核心概念界定、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管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原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进行研究。研究缘由阐述了笔者选择教学提问技巧这一论点进行论述的依据极其价值体现,现状管窥是对教学提问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论述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必要性。提问技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问原则是使用提问技巧时必须遵循的准则,提问原则与提问技巧紧密联系,提问原则是提问技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遵循提问技巧的基础上,使用提问技巧才会恰到好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缘由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缘由

课堂提问是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由此可见,提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对话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课堂提问的核心及宗旨。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推动力。思维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高级阶段,是人们掌握知识、认识规律、提高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其次,课堂提问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掌握课堂教学进度以及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

再次,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由于个体身心发展阶段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力水平各不相同,由此而产生所有学生面对同一问题时思考的角度和给出的答案也不近相同,对于开放性问题和主观题学生的回答就充分发挥了个人才智,也就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因此,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自主创新、个性化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掌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疑问进行思考和解决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真正的主人最终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效果。

()核心概念界定

     以下几个概念是本文的核心概念,为了与相似或相近概念加以区别,故加以界定。

 1、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小学语文课程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主要以六至十二岁的学生为教育对象,《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小学六个年级的认知水平分成三个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按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分层次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每个学段之间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学。

小学低段(1-2年级)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采用形象直观的提问方式进行教学。小学中段(3-4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教学。小学高段(5-6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时期,教师可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相关因素而使用合适的提问方式和技巧。

小学语文各阶段之间存在差异,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又存在很大的区别,相同之处在于都要进行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分层次进行教学,不同之处是中学语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难度加大、数量增加、涉及范围广泛,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而且中学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提问中使用的策略和技巧也与小学语文阶段有所区别。

2、提问

    《汉语大词典》中“提问”解释为:提出问题并且要求回答。从社会学角度上讲,提问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而从教育学角度上讲,提问的主角仅限于教师和学生,它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                               

傅道春指出:“对话行为不同于显示行为,它是着眼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行为方式很多,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师生间的问答,教育学称之为提问。”

匡锦认为:“提问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教学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或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

荣静娴认为:“提问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及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开启智慧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3、教学提问

袁振国认为:“教学提问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学习状况、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提问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金传宝认为:“教师提问是教师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让学生做什么如何做的指示’”

周小蓬指出:“语文课堂提问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的,‘引出学生言语反应的任何信号’。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提问,还包括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各种方法再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难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常用的方法。教学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动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问原则

原则是指言行所依据的准则或规范。

“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一是设计的问题要能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问题应该包含着几条线索激励学生展开研究;三是在问题情境中提供相关的基本性概念;四是通过鼓励学生生成学习问题和查阅文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五是问题应该能够引发学生讨论探寻更多的答案;六是问题应该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简言之,提问原则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该遵循的教学规律和准则。

5、提问技巧

    技巧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就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

代蕊华认为:“课堂提问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教学艺术是指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精心设计具有训练能力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性问题并以此问题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

提问技巧是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昆明经开区李应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提问技巧探究
后一篇:人言须当分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