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给人动力
(2024-04-29 05:37:33)分类: 演讲篇 |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Z021班的赵紫越。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墨色传芳,书香致远”。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它的由来是因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欧·亨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自己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483个短篇小说,全部送给了美国国家图书馆。从此,每到4月23日就有人向图书馆无偿捐书。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也为了呼吁“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世界读书日”应运而生了!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读书能够养志。行之所至,便是远方。读书养志,养的便是青云之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读书能增长见识,只有眼界开阔,才能志存高远。
读书能够养性。惟之所往,便是成长。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养性,养的便是温文尔雅的脾性。爱读书的人温润如玉,心有惊冒,生似静湖。
读书能够养心。心之所有,便是方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静心静气,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在书中感受茫茫自然,向往人间天外。养淡然超脱之心,蓄平和自在之心。
那么面对眼花缭乱的书籍,我们要怎样去取舍呢?
我认为我们可以多读一些名人传记,来激励我们奋发成才;也可以多读一些科普书籍,来激发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再读一些史书吧,他们可以让我们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再读一些诗歌吧,他们可以让我们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如果你是哲学爱好者,那么再读一读哲学书吧,他们可以让我们观世界、知规律、辨思维……
那么我们该怎样读书呢?
我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当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应大略的读一读该书的题要,让自己对书有大体的了解。然后要把读书中各章节的标题变为问题,一边粗读一边提问,这可以激发好奇心,促进我们的阅读兴趣。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头到尾的细读了,重要且难解的部分反复读,边思考边圈点。最后我们想办法回忆书中的内容,看自己发问的题目上是否获得了正确的理解,这是自我检查读书效果的方法,也是巩固记忆的手段。
理学家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家杨绛说“每本书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让我们积极投身于读书活动中吧,让书香丰盈我们的生活!让书香溢满整个校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昆明官渡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