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典导读
(2024-04-10 05:27:46)| 分类: 研训篇 |
春意盎然满昆华,潜心教研话红楼。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单元为当下语文教学带来新任务新挑战,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解决高要求高标准下的教学困难,同时进一步做好阅读经典书籍的推动工作,2024年3月13日下午,昆明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在学校二号教学楼A2—8教室开展了第二期“经典导读研讨”活动,本期导读研讨的书籍为《红楼梦》。
导读研究课共两节,第一节由昆一中高二年级的赵祖鑫老师执教。从高一下学期起,赵老师就坚持组织学生持续开展《红楼梦》整本阅读活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对《红楼梦》整体内容相对熟悉。这节课赵老师首先从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的“香菱学诗”片段引入,引导学生回顾香菱一生的坎坷经历,进而让学生思考香菱这一人物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作用、香菱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香菱的悲剧人生是谁造成的三个问题。
第二节课由昆一中高一年级的杨新星老师执教。杨老师根据学情,以节目《朗读者》中董卿的“味道说”为切入点,又通过国学大师王国维、红学家周汝昌和王蒙的评价,让学生明确不朽的《红楼梦》经典之极、地位之高。然后结合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带领学生们梳理回目,初步了解整本书的结构。杨老师设计了两个任务:从第一组回目中圈点表明地点或环境的名词,找出反映贾府生活兴衰变化的词语;从第二组回目中画出称呼女性角色的词并找出揭示其命运变化的词语。学生通过这两个任务总结得出《红楼梦》里两条主线并进、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明晰家族衰败的纵向主线和女性悲剧命运的横向主线。最后杨老师进行前五回内容的提纲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前五回内容“鸟瞰全篇、提纲挈领”的特点。
第一个环节结束后,赵祖鑫老师和杨新星老师分别做了说课和教学反思。随后张琪瑨老师和杨仕云老师进行评课。张琪瑨老师指出以上两位老师的课堂结合不同学情各有侧重,形成互补,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然后分别从义务教育阶段课标和高中新课标精神出发,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张老师认为首先要区分不同学段对整本阅读的不同要求,指出在高中阶段阅读《红楼梦》毅力是很重要的一个保障,然后要善于发现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功经验,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并及时做好交流分享,张老师还认为语文教师就是要想办法减轻“不读书”的社会现象对学生的影响,唤醒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的热情,形成读书“共同体”。
杨仕云老师分别指出赵祖鑫老师和杨新星老师的亮点并提出建议。从导入《红楼梦》和导出《红楼梦》两个角度分析两位老师的不同任务,高一年级先走进并了解架构明晰线索,高二年级要走出局限上升到文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型阅读。随后指出语文课堂的抓手在语言文字,在品读当中感受文学的魅力,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功课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主动拿起原著进行整本书阅读。紧接着杨老师分享了《红楼梦》导读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激发学生兴趣:美食导读、文化中国、青春王国、有情与无情、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情感智慧、高考成绩。最后强调《红楼梦》的导读应该落实到关联高考和日常考试,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昆一中教育集团语文同仁及昆一中语文组将凝心聚力,持续以研促教,锚定而动,为语文教学之路披荆斩棘,向提质增效再出发。
(昆明市第一中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