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育习惯
(2024-04-06 09:23:36)分类: 教师篇 |
练后反思的习惯
错题重做。应该把发下来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弄清楚是因为粗心大意错的,还是知识点未掌握错的。如果是知识点未掌握,就应该几下错误点,当老师讲解时具有针对性地听和思考。
认真改错。在改错过程中,要有错误原因分析及正确的解题材过程,及类似题目的训练。要做到做一道题而会做一类题,融会贯通。
最后,将做错的题整理在错题本上,并归纳出该题考查的知识点。错题集可为后面的复习做准备,帮助指导哪些知识是易混淆、易遗漏、难理解的,复习时重点强化。
总结归纳的习惯
新教材中学科的知识体系体现的不明显,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部分内容,都要自己归纳一幅知识网络图。培养总结归纳的习惯有以下优点:
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贮存在大脑,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了,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所以一定要平时记忆,变多为少,分块记忆。
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归纳总结,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凡是有归纳总结习惯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缺欠都及时地得到了补足,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归纳总结的中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