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因代代传

(2024-03-02 08:32:14)
分类: 教育篇


大家是否知道,昆明的一二一大街为什么叫一二一大街吗?它的由来是有故事的,并且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爱国的热血故事。

那是19458月,日本正式投降,人民饱受饥荒与战乱八年之久,全国欢欣鼓舞,以为八年来重重的苦难,从此结束。但是,不出两个月,在10月的一天,云南省政府突然改组,驻军发生冲突,使无辜的市民饱受惊扰,而且遭遇到了比一次敌机的空袭更多的死亡。曾经被人欣羡和期望的昆明,曾经繁花似锦的春城昆明,如今却变成了充满硝烟与战火的城市。昆明市民的喘息未定,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便背信弃义,又向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各解放区发动进攻。全国各地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内战,人人怀着一颗沉重的心,瞪视着这民族自杀的现象。

暴风雨就要来了,昆明也再不能等了,于是1125日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现今云南师范大学),国立云南大学(现今云南大学),私立中法大学,和省立英语专修学校等四校学生自治会,在西南联大新校舍的草坪上,召开了反对内战的座谈会,当时到会者有五千余人。民主战士吴晗、周新民、闻一多参加了讨论会,钱端升、伍启元、费孝通、潘大逵四教授就和平民主、联合政府等问题作了讲演。教授们慷慨激昂的演讲着,呼吁着希望民族统一,全国和平,但就在这时,会场四周响起了机关枪、冲锋枪、小钢炮的声响,反动者企图扰乱会场秩序威胁群众,阻止座谈会的继续进行。散会之后,交通又被断绝,数千人在深夜的寒风中踯躅着,抖擞着。昆明愤怒了。

次日,全市各校学生,在市民的同情与支持之下,相继罢课,表示抗议,并要求当局查办当晚包围学校开枪的军队,撤消事前号称地方党政军联席会议所颁布的禁止集会游行的非法禁令。然而,当局政府并未替学生主持公道,更让人气愤的是,还利用各种卑劣阴谋,造谣诬蔑学生,并企图破坏学生团结。于是,在11月的最后一天,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特务们的棍子、石头、手枪、刺刀,对全市学生罢课联合委员会的成员沿街追打,然而这只是他们进攻的序幕。121日,从上午九时到下午四时,大批的特务和一些身着制服、佩带军衔的军人,他们携带武器,分批闯入云南大学,中法大学,联大工学院,师范学院,联大附中等五处,捣毁校具,劫掠财物,殴打师生。同时在联大新校舍门前,暴徒们在攻打校门之际,投掷手榴弹一枚,结果南菁中学教员于再先生中弹重伤,当晚十时二十分,在云大医院逝世。同时在联大师范学院,正当铁棍、石头飞舞之中,大批学生已经负伤倒地,又飞来三颗手榴弹,中弹重伤的联大学生李鲁连,仅只奄奄一息了,又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被暴徒拦住,惨遭毒打,等赶到医院时,已气绝身亡。奋勇救护受伤同学的联大女学生潘琰已经胸部被手榴弹炸伤,手指被弹片削掉,倒地后,腹部上又被猛戳三刀,便于当日下午五时半在云大医院的病榻上,喊着同学们团结呀!与世长辞了。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闻变赶来救援联大同学,头部被弹片炸破,右耳满盛着血浆,红色上浮着白色的脑浆,这条仅只十七岁的生命,绵延到当日下午五时在甘美医院也结束了。此外联大学生缪祥烈,左腿骨炸断,后来医治无效,只好割去,变成残废。各校学生受重伤者十一人,轻伤者十四人,联大教授也有多人痛遭殴辱。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为了让人们记住次惨案的发生,故而西南联大所处位置的这条街道,就叫一二一大街。

1945121日,这是寒冷的一天,也是黑暗的一天,但也就在这一天,死难四烈土的血给中华民族打开了一条生路。西南联大的图书馆作为四位烈士的灵堂,在整整一个月中,几乎每日都挤满了成千成万,扶老携幼来致敬的市民,有的甚至从近郊几十里外赶来朝拜烈土们的遗骸。从这天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通过物质的或精神的种种不同的形式,不断地寄来了人间最深厚的同情和最崇高的敬礼。在这些日子里,昆明成了全国民主运动的心脏,从这里吸收着也输送着愤怒的热血的狂潮。从此全国的反内战、争民主的运动,更加热烈的展开,终于在南北各地一连串的血案当中,促成了停止内战,协商团结的新局面。

四位烈士的牺牲给新中国的历史写下了最初的一页,也给民主的中国奠定了永久的基石。我们应当铭记四位烈士的牺牲,是他们用鲜红的热血,为中国统一画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他们为了革命而牺牲,让每一个怯懦的人都振作起来,让每一个疲乏的人都清醒过来,他们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歌颂,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昆明市官渡区周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思促发展
后一篇:幸福的源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