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风代代传

(2024-02-22 06:08:35)
分类: 教育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陶冶情操。家风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颜氏家训“笃学修行,不坠门风”,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良好的家风,也是一个幸福家庭的标配。就我而言,人品出于家教,德行成自家风。好家风是一所好的学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它可以改变和影响社会风气。

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承必需品。古语云:“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冻,才是家庭的型范。”急风暴雨的攻击,不适合于家庭。我们不是想消灭他,而是想使他改掉缺点,使他完美,所以更应该讲究方法,争取不伤害对方。另外家中无大事,错的常常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而只是一种习惯。所以指望一次性根除是不可能的,只能进行反复教育,每次出现都不放过。家中事,“和”是最高原则。如果批评人的人暴怒不止,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那么他就犯了比对方更大的错误。这就是家庭中的断案法则。

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密码。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且深远而持久的,在中国传统家庭中,人人都向往底蕴深厚、有着浓浓文化氛围的家风。在古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外孙女满月时,亲赴女婿家写诗贺喜,“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把自己一生挚爱女儿的甘苦,浓缩成富于哲理的诗句,以示后人。在近代,蜚声文化界的张家四姊妹以及他们的夫婿所创办的家庭刊物《水》,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今天在现代社会中,崇文的家教、尚学的家风、早已经把文化的种子,根植在孩子们心中。文化,可以给家庭留下最宝贵的精神命脉,让家风成为真正的不动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庭的教育不是大喊大叫,更不是棍棒组合模式,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下一代。 父亲从小就教育我,做人不能贪图小利,贪图富贵,要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我父亲还是一个特别注重承诺的人,他不是一个轻易许诺的人,但是只要他承诺出去的诺言都会兑现。所以,他也要求我们对人不可轻易许诺,只要许诺出去的事都要办好,不可做一个不注重承诺的人。古人云:民无信不立,又说:“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行,更是一种责任;诚信不单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如果人人都说老实话,人人都办老实事,做一个老实人,那么我坚信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诚信之诚是指诚心诚意、忠诚不二、开诚布公;诚信之信是指说话算数、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所以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物质会随时间而褪色,家风则流传千古。家风,是一个家族的风骨,更是一个家庭的处事原则,因此给子孙留富贵不如留德行,留家财不如留规矩。家风纯正,如沐春风,方能福气连棉。如苏轼在《三槐堂铭》里写道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林则徐《家训》中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愈而多财,则增其过

唯望大家都能维护好、传承好自己的家风,无论时代多么变化之大,无论发生什么样的生活变动,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风,不要忽视它,更不要遗忘它,让我们共同生活在充满中国味的家庭中,传承下去。(云南轻纺职业学院何忠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寻味爱人作
后一篇:探索中课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