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重作业

(2024-01-31 09:04:36)
分类: 教师篇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在课后留一些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知识和能力的当堂反馈。个别学生还养成了抄袭作业的习惯。我认为课后可以适当考虑,而课堂作业却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常常在课堂上布置一些锻炼学生思维的或带有启发性的,或有助于连接下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作业。比如,教《我有一个梦想》时,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写六段“我有一个梦想…………”学生当堂写的作业丰富多彩,有针对环境治理的,有针对当前教育弊端的,有针对父母与孩子代沟的,有针对师生关系的,真是各抒己见,各有特色。教完《故都的秋》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创作一首诗歌。孟雅同学写了一首《钗头凤》“观芦花,看柳影。昨夜钟声又入梦。碧云天,秋水寒,天气虽好,心凄凉。无限牵挂。错,错,错。    景依旧,人难留,泪如雨下无尽头。花儿落,楼也空,誓言仍在,情难了。多少期待,莫,莫,莫。”赵斌丞同学写了一首《北国之秋》“芦花柳影钓鱼台,玉泉夜月映钟声。独坐陋室漆浓茶,饮得天穹翠欲滴。牵牛独放颓璧中,娇艳更抹片秋云。遥望北国秋水媚,波心荡悦何人觉。”还有一位同学写道“一层秋雨一层凉,一瓣落花一脉香。一段岁月自难忘,一把忧伤无处藏。”这些诗歌由学生们当堂创作当堂朗诵,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也激发了同学们更多的创作欲望。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理应变通作业的布置模式,因人而异。即:学生会做的,明白了的,就不要再重复进行了,布置学生做其觉得有疑问的,有新鲜感的作业。  
  
语文是丰富的,它如无数的溪流、湖泊、江河汇集而成的浩瀚海洋:语文是灵动的,它创造出那神秘而美妙的境界,让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语文是智慧的,她教会人们无尽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语文是美丽的,她的美足以让每一个追求她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让语文课成为最受学生喜欢的课程,陪伴学生们幸福快乐的成长。
(昆明官渡区王文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携手育新苗
后一篇:读后劳动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