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业设计
(2024-01-27 09:32:00)| 分类: 教师篇 |
一、树立科学的作业观
崔允漷教授指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结构化进行组织,利用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进行模块间练习的整合,强调关联性,体现整体性。因此,我们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要树立整体意识,立足数学知识体系,从单元视角整体规划,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二、设计作业生活化
2022新课标,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分析能力定义成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小学数学知识与学习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问题,能灵活运用已知经验、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已经各种不同方法,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拓宽思维,迁移延展,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重将其与生活体验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其具有生命性。同时,作业的教学内容要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不简单的照搬、死记硬背。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能够在课堂之外被广泛地运用和拓展,从而提高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不辜负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的认识》为例,教师则可以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记录生活中可以度量长度的各种测量工具,用这些测量工具量一量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这一作业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尺子,而且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还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综合分析提取模型,并让学生去生活中学习数学,将模型运用到更广阔的生活学习情境中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不断积累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
数学是培养人思维的主要学科之一,对于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很重要。思维导图是数字与图形结合的一门学科,可以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自我梳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单元思维导图作业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提升。我校在每学年会组织学生开展“整体建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的制作竞赛活动,学生在学完每个大单元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单元知识思维导图。设计这样的复习型作业,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散乱的知识变得清晰、完整,从而使复习更形象化、生动化,提高复习的实效;另一方面将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能使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条理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
三、创新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
在传统作业模式的影响下,很多小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的热情不高,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了抵触、排斥等情绪。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创新作业内容和形式,增强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小学生对游戏有较高的兴趣,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设计一些数学游戏作业,增强数学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并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以人教版小数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为例,可让学生设计乘法算式卡片,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并比一比谁的卡片设计得最漂亮;二年级下册“小小设计师”的课时作业时,要求学生在方格中设计并画出一个喜欢的图案,再经过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运动,创造一个漂亮的图案。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作业更感兴趣。设计类作业,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
三、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标下,要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重视“探索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评价”这一理念要求。“教——学——评”一致下,单元作业设计要优化作业设计形式, 面向全体,体现课标,促进学生发展,积极促成作业质量。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学情,对单元作者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分层设计要灵活,以分几层为例,对于较为简单的单元,可以尝试分成“基础练习”和“发展能力”两个大层;对于相对难度较高的单元,作业分层可相应增加层次,例如分成三层:“A 类必做”、“B类选做”和“C 类鼓励做”等,其中“C 类鼓励做”可视为综合发展层,根据具体的知识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跨单元做作业和跨学科作业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这新课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开阔单元视野,重视将单元知识的整合化、结构化,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要从课程标准、知能目标、生活价值、学习难点、评价标准等要素着手,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才能更有望使单元整体教学转型升级,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