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质课堂
(2024-01-21 08:45:16)分类: 研训篇 |
第一堂课由师大附中呈贡校区的文艳老师执教,文艳老师带来的课题是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听说课。
第二堂课由我校孟洁老师执教,孟洁老师带来了一堂根据指定文本改编创作的高三英语复习课。
文艳老师从教学理念、课堂设计、教材整合以及目标确定等多个维度进行分享。最后,特别强调本节课前期的多轮磨课,汇集了彭晓凤老师、张黎明老师的精心指导及师附呈贡校区其他高中部英语老师的思想和想法,是集体的智慧,研修的结晶。
孟洁老师从对给定文本的改写改编和原创设题、教学设计和思考、昆一中一贯原创命题特色及高三英语复习传统、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分享。最后,同样特别感谢了此次备课、磨课期间张颖老师、彭晓凤老师给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
彭晓凤老师对文艳老师和孟洁老师的课从专业角度给予高度评价。首先,肯定这两节不同学段的高中英语课是“师生双向奔赴”的课。其一,课堂突显解决“双四问”,即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哪种程度?其二,彭晓凤老师高度肯定了两位老师扎实的英语专业功底。其次,肯定两节课体现了“一个核心、两个生态、三个指向、四个阶段”的共性。“一个核心”即育人导向、情景创生、以评促学。“两个生态”即一是学生、教材、顺势、体验多元互动,二是语言、文化、思维、问题多维互应。“三个指向”即指向学生思维开发、指向学生学习体验、指向学生学习效果。“四个阶段”即始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关注差异自主合作、终于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彭老师概括文艳老师的课堂是“外简内明,光而不耀”。并从教学设计观察和课堂结构思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从课堂设计观察来看。关于大单元主题观念,学生通过本节课可以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懂得在灾难来临时学会自救、学会生存。而关于大单元语言学习观念,本节课以知识为基、能力为重,教学生会听能思、能说会道,会准确、恰当、有逻辑、严肃、简明扼要地使用英语祈使句来发出或宣传生存指南。肯定这节课是听、说、读、看、写五技并举的,是体验感充分的,是因问题链而有思维含量的,是为远近迁移做足铺垫支架的,是由听而出发的理解性输入与二维表达性输出结合的,是因用创为本达成课堂目标而缤纷的。
二、从课堂结构思辨来说。课堂目标达成四个循环:1. 精准输入,深入内化,物化输出;2. 以终为始,为创而听,探究建构;3. 创设情境,铺垫支架,学做专家;4. 对分课堂,以导促学,学用结合。
彭老师评价孟洁老师的课堂是“依标统整,含章未曜”。建议大家从课堂大概念和课堂线性回归两个维度进行学习和思考。
一、从课堂大概念学习思考。关于主题“Friendship”,于在场的学习者而言,揽尽备考读写之秋冬,知了弗朗西斯培根的“友谊之果实”,晓了戴维布鲁克斯的“友谊之益处”,明了朋友之意义,懂了朋友之弥足珍贵,学生也秀了一把自己友谊之见。关于话题“感谢朋友”,让听、学课的我们,阅了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之酸甜苦辣、学了阅读、析了何写、品了学程、见了真作。肯定本节课是整合的、立体的,是四季并存的、枯荣并茂的,是因包容并进而斑斓的。
二、从课堂线性回归学习。课中,学生学习有两读、两写,静读、静写。教师教学有双创、双建,三问、三维。课堂推进实现四层闭环:1. 主题引领,启发引导,因材施教;2. 纵向串联,依托语篇,以评促写;3. 横向链接,教考衔接,主抓关键;4. 资源开发,读写结合,塑造两品。
彭老师点评结束后,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一致认为今天的两节课让自己学习和收获颇丰,启发很大,对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思考。
最后张颖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张老师向每一位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以及专家彭老师带来的精彩点评表示感谢。最后张老师希望此次教研活动能够成为大家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起点。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此次活动为高中一线英语教师搭建了沟通、交流及学习平台,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一线教师开展高中英语优质课堂教学的能力。(昆明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