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作指导

(2023-12-16 07:13:01)
分类: 教师篇

1.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常常是由兴趣决定的。一个具有广泛而浓厚兴趣的的学生,对学习也会孜孜不倦。

首先,家长和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让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其次,学校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去阅读更多课外书。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后,学生肯定对中国的神话故事肯定感兴趣,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去下去阅读,搜集更多的神话故事,以此激发阅读的兴趣。是学生的阅读触角自然向课外延伸。

再次,学校应该设立阅读课,保证阅读的时间,阅读课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书阅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写读书心得,广泛汲取知识。

 2.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才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呢?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大部分山区学生的家长都不能给予孩子有效帮助,作为老师,应该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给学生指路。

1)教师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学生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学会选择,是学习与生活的的必备能力。教会学生选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选择内容,给学习定向,即价值取向与个性发展方向。首先,辨别阅读内容的是非,培养学生抵制假丑恶的能力;其次,辨别阅读内容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然后,选择合适自己的读物,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最后,选择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提炼重点的能力。

2)阅读方法的迁移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1]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老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课堂内习得的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堂教学时就要注重方法的示范和指导。例如,精读适用于文章精彩或重点的段落,需要深入理解,全面把握的地方;而略读则适用于类似记叙文的文章,只需抓住人物、事件、主要情节就行了,课外阅读也可以这样读。

3)注重课外积累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要打通课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接轨,例如在教学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回忆并背诵以前学过的有关李白的诗,课后我还会让学生去搜集有关李白的诗,并让他们去背诵、积累,像名人名言,歇后语等内容也适用。碰到不懂的地方,要学会使用工具书,而不是糊涂对待;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碰到好词佳句要学会摘抄,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从课外读物中积累知识,扩大积累的范围。

3.采取措施,巩固阅读成效

1)营造阅读氛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书可以读,老师可以让同学把自己的课外读物带到教室,并在班里设立图书角,大家就可以相互借阅,这样不仅解决了图书少的问题,还拓宽了视野。在这个过程中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能力。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一种提高。英国的威.沃克曾说过:“只要用心读书,人的举止自然会一点点优雅起来。”要使孩子拥有宽广的胸怀,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就要从读书做起,课外阅读不单单是学生求知的过程,开智的手段,更是提高他们的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所以必须加强对山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营造阅读氛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茁壮成长。

2)展示阅读成果

为了让小学生保持阅读的习惯,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自己来见证阅读的成果,从成果中获得喜悦,获得成就感。在班级可以举办手抄报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能力,增加课外阅读意识的重要性。还可以利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开展演讲活动,诗歌朗诵活动等,这不仅提高他们参与兴趣,还提高了他们语文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实习期间,我举办了一次知识竞赛活动。学生们的情绪都非常高,大家都抢着要回答,可见这种活动的开展是很有意思的,让学生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下轻松学习,老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昆明经开区关泽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磨课促改进
后一篇:劳动中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